“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萬物之母,欲觀其妙,常有也。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
“天上混無分,天氣歸一身,善成自然人。”
“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
“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混元乾坤訣》,不愧為通天教主所傳,功法等級之高,比之《九轉玄功》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言大道根本、混沌至理,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逍遙寰宇,上天入地,唯我獨尊,與道同尊。
若有外人來此可見,張小閑雙手和什,背後金光閃爍,入老僧入定。
冬去春來、年複一年。五百年後的一天,枯坐的張小閑猛然一顫,開口言道“到下山的日子了,他的化身應該出現了吧”。說話間,他翩然向山下走去。行走間,他那幹屍般的身體如春風化雨、萬物複蘇般迅速豐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