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一身轉戰三千裏 第二章:水軍(1 / 2)

太湖之上,各大商號和轉運司的牙船幾乎都被劉平的永定軍征用了。形成了臨時的聯合艦隊,太湖之上,旌旗招展。碧波蕩漾之間,飄動這千年前的腥風血雨。

劉平此刻坐在當先的一艘大船之上。足足有兩千多人的永定將拱衛在劉平這艘大船之上。船舶之上,除了呂誌喬和嶽飛,其他的折彥質和劉延慶都是坐的另一條船上。從江淮而下,浩蕩而行,定彭城,無錫,入太湖,直抵蘇州。大軍前行,足足六天,如今為了節省些體能,順便將太湖上的盤踞的明教軍徹底剿滅,便直接帶軍上了太湖。

隻是可是,這群北地的漢子,何曾在如此寬闊的水麵之上的行船渡江過,有些識得些水性的軍將也不敢妄自托大,倒是船上那些收編的江寧軍有許多熟悉水性的,劉平居然還在這群收編的江寧軍中發現了一個有些膽識的裨將,名叫張順,不但水性強,對水上作戰也是頗有心得。隻是為人實在耿直了些,倒是在張伯奮手下時候不曾得重用,如今卻是在劉平這裏得到賞識,更在太湖之上行船直奔蘇州時候,與明教亂軍的船隊進行了一場古代標準的水上廝殺,標準的跳幫接舷作戰,也讓劉平與一幹久居北地的軍士平升第一次見到了水上作戰的奇特之處。

大批的軍卒赤膊而上。口中銜刀,雙手抓著錨繩,徑直的蕩到了對麵的亂軍船上,亂軍的船上由水賊、漕幫和潑皮組成的隊伍幾乎沒法抵禦這種成建製的標準水軍作戰模式,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廝殺,一場水戰,明教亂軍幾十艘船帆幾乎悉數被占,打死打傷的不計其數,便是最後投降了稍微一清點,足有三千多人。這讓劉平很是高興,果然是人才啊。

劉平眼見一場水上的漂亮殲敵戰,心中很是高興,呂誌喬在一旁笑吟吟道:恭喜侯爺,又發現了一員虎將啊。

劉平哈哈一樂道:“文遠這可有點太奉承我拉。真是人才,到了咱這也不能屈了心不是,走去看看。”

那裨將一接觸劉平,納頭便拜,口稱劉候,劉平一把扶起來說道:“入了我永定軍,骨頭可就得是硬的,好漢子跪天跪地跪父母。豈能隨便下跪!”

那裨將一臉感動,當即學著永定軍的軍禮,狠狠的敲擊了自己的胸口,對著劉平行了一個永定軍的軍禮。

劉平一問才知道,此人是江州人氏,自幼便是打漁為生,七八歲便是水性極佳,能潛入水中三五丈深,閉氣半柱香的時間,不在話下,大風大浪中還能口含著漁刀,在水中抓住四尺長的大魚。端的也是水中一霸,人稱浪裏白條。把劉平聽得一震,咋地,這難道誰水泊梁山的好漢張順不成?當即疑惑問道:“你可有個哥哥叫張橫?”

那張順有些發蒙道:“敢叫侯爺知曉,俺在家中是長子沒有哥哥,隻有兩個弟弟,末將未曾有叫張橫的哥哥。”

劉平尷尬的笑了笑:“作戰不錯!是個水戰的良將,以後永定軍水軍方麵某家可以交管你負責一部分了。”隨機心道“假的,假的,水滸什麼的都是假的,都是胡想的。哪有那麼巧合。”

張順將個胸口捶震天響咚咚道:“敢不為侯爺效死!”

劉平又勉勵了幾句,便讓張順下去了。

雖說這陸戰自己家的兵馬誰都不怕,可是作為軍種的多樣性,如今的永定軍卻沒有像樣的水軍,畢竟北地大河大江沒有那麼多,可是既然自己如今依然到這水係豐沛之地。以後說什麼也的培養一部分水軍,大江大河之上作戰自己是真的一竅不通,何況如果日後出現海上作戰,自己就真的是兩眼一抹黑的了。不過此時開始發展也算不晚,這回也算是發現了一員水上的虎將,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前期先磨合,掛職就做個水軍的副統製,往後發展的大了,再做打算。

劉平心中正在思慮之時,忽然見遠處水麵過來了幾艘大船,由遠至近,劉平心中一驚,難道方才的明教亂軍還有殘餘,又要在水上進攻嗎。

正自疑惑之時,隻聽得一旁有人來報,說有人來稟報,說來的這幾艘是準備出遠海的吳地的商船,本來他們也是被明教亂軍圍住,幸虧咱們打敗了這些家夥,他們才撿回來一條性命。聽聞是侯爺的大軍,說要當麵拜謝。

,一側的呂誌喬搖了搖手中的折扇,對著劉平道:“侯爺,若是屬下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個商船有膽子上前來,肯定是有目的的。”

劉平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商人逐利,特別是航海商人,本就是冒著極大的風險出海行商,沒有巨大的利益,根本就不不會冒險的。著不大的功夫,這幾艘大船亦是靠近了劉平的大船一側,足足有五條大船。有宋一代,海上貿易十分昌盛,宋代的海商不斷的外出遠海,與波斯、日本等地方長期接觸海上貿易。此刻這幾艘大船那是吳地楚家的商船。不大的功夫,船上過來了一行四五個人,為首的是一個身穿青色緞袍的中年,另外幾位卻都是倭國人士的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