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掌握管理資產的技能
資產,通俗地講,就是“可以把錢放入你口袋的東西”。那麼,是不是隻要想方設法地保存好你擁有的資產,就可以讓錢源源不斷地流入你的手中呢?事實上,不在於怎樣保存好現有的資產,而在於如何讓你的資產繼續為你創造財富、產生其他的資產。
尊重資產可以吸引資產,反之則抖散資產,這就是富人為什麼越來越富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尊重自己的資產,對它做該做的事情,你就變成一塊磁鐵,給你吸引過來越來越多的資產。
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比如說親情、友誼、個人價值,等等,但是,其實這些和你對自己資產的重視並不相矛盾。記住,你的財務生活就像一個花園,如果你細心照料,給花施肥、剪枝、除草,花園肯定比你僅僅是偶爾有心無意地澆澆水漂亮得多。
不妨做一下下麵的測試,看看你對金錢的態度究竟是怎樣的。
測試內容如下:
你在朋友身上花費的錢是否比自己能夠支付的多?為什麼?
你是否發現自己給孩子購買的節假日或生日禮物比自己感覺適當的數目更多?為什麼?
你是否會在別人身上花錢,可從來不在自己身上多花1分錢?為什麼?
你是否買過一件衣服,拿回家後又覺得它實在不合適自己,然後卻忘記及時把它拿回商店退換?為什麼?
你是否向朋友借東西卻不還給他們?為什麼?
你是否有時“忘記”償還從朋友那裏借的錢,就像你償還信用卡的習慣一樣?為什麼?
你是否經常晚一天返還影碟並支付滯納金,盡管你已經早就看完了?為什麼?
當你的衣服隻是需要快速熨燙一遍時,你是否仍要送幹洗店?為什麼?
在不必要的時候,你是否有時會遲遲不付賬?為什麼?
如果你想達到財務自由,就請學會尊重自己,尊重有錢或沒有錢的其他人,尊重金錢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事情,發揮手中資產的最大功效,讓它們做它們可以做到的事情,這就是你掌握管理資產能力的第一步。
其次,從觀念上抵製“收入支出成正比”法則。
所謂“收入支出成正比”法則,就是說大多數人具有的一個習慣,即掙得越多、花得越多。還記得你第一次加薪的時候嗎?你的開銷迅速擴大,一下子就花光了。隨著每一次連續加薪,你的開支也越來越大,甚至花光其中的每一分錢。盡管實際上在加薪之前,你的日子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那麼,如何逆“收入支出成正比”法則而行呢?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你少花錢,而花更多的錢進行投資。
你可以把更多的錢放進你的銀行定期儲蓄賬戶,這樣你實際到手的錢將變少,你將會很快訓練自己在低一點的水平上去花錢,就像你掙錢少的時候自己常常做的那樣。當你養成逆“收入支出成正比”法則而行的習慣時,那麼當你某一天被要求提前退休或者當公司將要裁員成為現實時,你就會有所準備。這絕不是在虐待自己,事實上,你是在為自己付賬。你也可以在不久的將來享受到兩大樂趣:計算你不斷增加的金錢,並且夢想時機到來時如何去花這些錢。
5.10五招讓你成為富姐
越來越多的都市麗人在追求時尚的同時,開始注意參悟理財的秘籍。她們希望自己能夠很好地掌握“金錢遊戲”的規則,享受財富增值的快感。如何參與這場智慧與財富的角逐呢?下麵幾招也許能夠為你拓展一下思路。
第一招:投資自己是首選
看過影片《亂世佳人》的人一定還記得這樣一個情節:郝思嘉扯下綠色的絲絨窗簾縫製成一條連衣裙,她穿著新做的裙子去見白瑞德以求能夠得到經濟上的幫助。此情節就是投資自己最典型、最成功的範例。
都市麗人大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不少人已經有房有車,活得挺滋潤的。她們不必天天睜大眼睛盯著報紙看招聘啟事,也不必滿大街找尋機會。她們需要做的是珍惜已經到手的東西,成為一個真正的職場精英。該努力時就努力,該加班時就加班。否則,一個不小心丟失了手中那張“飯票”,理財一說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投資自己的關鍵是度身定製。根據自身不同的生存背景進行全麵分析,弄明白自己缺什麼就去補什麼。在明確的目標下,根據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製定理財計劃,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得償所願。
在為自己投資的眾多項目中,最重要的是學習投資。如今學習的範圍越來越廣了。投資股票、基金還是投資住房、商鋪,購買理財產品還是做外彙寶,投資錢幣卡票還是古玩字畫,都要求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否則,就不是賺錢而是玩錢了。
第二招:減少“午餐”費支出
過去,我們把銀行提供服務的一些項目稱之為“免費的午餐”,現在,隨著有償服務的真正來臨,我們理財的思路必然要隨之改變。國有商業銀行開始全麵收費已經好長時間了,但許多人還是以老習慣來處理經濟生活,這樣就會增加日常的開支。
很長時間以來,銀行對於沒有透支功能的借記卡都不收費,所以許多客戶往往一人擁有多家銀行的卡,甚至一家銀行多張卡。如今銀行已開始對借記卡收取年費,因此,我們要有選擇地使用一卡多功能的銀行卡。對於不使用、不好用的卡集中銷戶,以減少年費的開支。
要合理運用手中的金融資源。一般來說,你的存款數額達到一定的量,你就會成為某家銀行的VIP客戶,你在享受免收費用待遇的同時還能享受超值服務。各家銀行當前正在大力推廣金融電子產品,激勵客戶使用協議轉賬代扣公用事業費或通過自助銀行辦理業務。由於這些方式不占用銀行的櫃台資源,所以銀行會給予一些收費的減免。目前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的功能已經很齊全,除了取現業務外,其餘的均可“足不出戶”使用電話和電腦自己“動手”辦理業務。這種新型的金融生活方式既可以節約時間精力,又可以減少日常支出,可謂一舉兩得。
第三招:保持資金流動性
理財首先是理資金。資金的價格是利率,貨幣的價格是彙率,而這兩個關鍵價格近年發生變動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一個真正的多元化的理財時代即將到來。
在此形勢下,保持資金的流動性是至關重要的。以理財產品為例,雖然目前市場上各類產品名稱不同,銷售方式各異,但僅針對人民幣理財產品而言,其收益率不相上下。由於存在利率再次上調的可能,而理財產品一般無法提前支取,因此投資者應盡量選擇1年以內的產品,這樣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規避利率風險;同時要注意能否在到期前質押貸款,質押率多高,以便解決你在資金上的燃眉之急。
再以投資標的和收益率都大致相同的人民幣理財和貨幣基金來說,人民幣理財至少以3個月為期,不能提前終止。而貨幣基金卻能實現當天贖回、隔天到賬,流動性更高。前者更適合穩健的投資者,後者則適合對流動性要求更高的人。在當前階段,應多關注貨幣基金,因為貨幣基金既可實現較高收益,變現也非常靈活。
第四招:貨比三家做組合
隨著金融機構競爭的日益激烈,金融產品開發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可能有更多的理財新品大量湧現,收益率也可能十分誘人。投資者麵臨的選擇餘地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寬廣,更可能也是前所未有的複雜。
理財是理性投資而不是暴富的途徑,不能隻看收益不看風險,對風險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貨比三家將是投資獲利的基本功。以澳元儲蓄為例,由於外幣利率已經放開,同樣一筆澳元,存在不同的銀行,利率相差高達近1%。隨著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來即使單純的儲蓄存款,各家銀行的利率可能也會不同,要仔細比較後才能確定。因此,在決定投資時要了解產品細則,分清產品收益率,還要關注有無其他的費用,如管理費等。
理財是分散風險、實現目標收益率的一種手段,是對財富的長遠規劃。建議在進行理財全盤考慮的時候,盡量分散投資於相關性不大的產品中。比如,黃金和美元往往呈反向變動,同時持有這兩種產品,就能對衝美元貶值的風險。
隨著更多的理財產品的麵世,投資者可選擇不同風險檔次、不同回報方式進行投資。要設計好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好不要集中投資高收益或低收益產品,而應該兩者兼顧,以求最大限度地分散風險。
第五招:開辟第三產業坐享其利
小陳工作已經8年了,在房地產最不景氣的那兩年,她和丈夫購買了兩套房子。買房出租收取房租,是最簡單的賺錢模式,收入也最有保證。不過,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小陳般幸運,在房價較便宜時入市,但女性依然可以從事其他的第三產業來坐享其利。但在開辟第三產業時要注意以下八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