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吳謙一眯眼,轉恨為喜,笑眯眯的打量著他,仿佛是在打量一個有趣的物件一般。
“你...你...你無恥!”李星沉氣壞了,苦著臉,皺成一團,手指著吳謙,身子止不住地直哆嗦,連帶那有些花白的胡子,都跟著一顫一顫的,顯是氣得有些不輕,說話都有些斷斷續續的。
吳謙見了,滿麵春風,得意的笑了起來,笑聲漸大,也不遮掩心中猖狂之意,仰天大笑,心說:還是我聰明,竟然找了這麼一個法子,你這是不降也要逼著你降。
卻在這時,隻聽‘喀拉’一聲刀刃出鞘聲起,又聽‘噗’地一聲,刀刃入肉聲落,緊跟著就聽見三個大漢痛聲大呼:“大人!”
吳謙一聽,就是一慌,心道:不好!
低頭看時,那李星沉已經倒在血泊之中,卻是他搶了一個手拿長槍的親隨的腰刀,自刎而亡。
吳謙一怔,自己就這麼差勁,不值得你投靠嗎?難道是自己說的不夠明白嗎?但他心中清楚,李星沉絕對不是一個傻子,聽不明白自己話裏的意思。相反,僅憑才智,這個從四億人中脫穎而出的狀元郎,絕對是一個皎皎者,是人中英傑。可他為什麼要以自己的性命,來拒絕他的相邀。
他真的想不明白,是利益不夠大嗎?可我已經明白的告訴了他。是他不屑與拜上帝教為伍嗎?難道我暗示了,他沒聽明白。隨即又將這個可能排除,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話是不用說透的。
那他到底是為了什麼,真是對清朝皇帝的忠誠,對辜負同僚信任的愧疚,世上真有這樣愚忠之人嗎?或許對敵對勢力的任何忠誠,他都可以斥之為愚蠢,可若落在自己身上,是不是會不吝溢美之詞。可恰恰就是這些人性內的道德,對他一個二十一世紀信奉利益至上的官僚來說,太不可思議了,這簡直就不敢想像。竟然有人如此堅持職業道德,甚至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就在他自我反思的時候,那三個漢子忽地也是拔出刀,橫頸自刎,但聽‘噗’的一聲,血花四濺,撲通一聲,橫屍在地。
吳謙大為震驚,被他們的行為,給徹底的震撼了,那是一股直達靈魂深處的戰栗。
忽然間,他知道為什麼了,也知道自己為何總覺得李星沉比自己高出一頭,即使自己擊敗了他。
他身上,有一種珍寶,這珍寶往日他也有,卻被他自己拋棄,並打上了迂腐的標簽。然而現在,他才發現,自己錯了,大錯特錯,錯得離譜。
這珍寶不是別的,是人性深處的光輝,是一個人的道德涵養。
靠著它,一個又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閃耀著獨特的人格魅力,讓敵將折服,從勢不兩立的敵人,變成自己麾下投效的一員。它是一把能夠深入人心的利劍,轉化敵人,為我所用。而他卻不具備這些,就如同一個貴族,雖然被他口中的泥腿子給擊敗了,他承認失敗,但絕不肯低下頭顱,向下位者投降。他們內心有著自己的驕傲,絕不容許它被玷汙。
自己就是那個下位者,和李星沉相比,他五行缺德。
德是什麼?對外是讓人心服,對內也是自我囚禁心中金錢權力欲望和才智帶來的虛胖強大力量的牢籠,不讓它們失控,帶著自己馳向毀滅的深淵,讓人有著自我的底線。這個世界,光靠才智,別人讚美你的力量,也會害怕你的力量。這力量能讓人看透一切,又沒人知道他們這些聰明人的底線在哪裏,或者很低,或者沒有。他會害怕,沒有底線,隻有利益的人,下一刻,會不會將這手中利劍揮向自己。
而有德之人,卻是不同。他們靠著美德去征服人心,每一個人都願意接近他們,讓人發自內心的認同,甘願為他效死。
這正是李星沉一開始吸引他的地方,也是自己為何不如李星沉的地方。
若將人分等級,最下等的是愚人,中等的是有德之人,再上一等的是聰明人,最上等的是才智、德行二者兼備的人。
而他吳謙現在就隻是個聰明人,少的就是的德行。
少了這一點,又怎能奢望別人投你,難倒靠利益誘惑嗎?今天他能因為利益投你,焉能知他日後不會因為利益背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