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趙靖率領下的火槍隊已經打出了二十頓排槍,給清兵造成了三四千人眾的死傷。算起來,經過前後兩場對決,清軍兩萬兵馬已經傷亡過半,之前還靠著重賞激勵起來的士氣,頓時在援軍凶狠的火力下盡褪。這後遺症也開始發作起來,這個時代的清軍,是一隻標準的封建軍隊,就算是強兵,在死傷三層的情況下,也會潰散。更何況他們如今已經傷亡過半,看著身邊熟悉的身影都已經成了地上一具具冰冷的屍體,死神帶來的恐懼在這一刻僅僅拽住了他們的心,那火槍每一次的轟鳴,都是帶來一陣血花四濺,一片哀嚎之音。讓他們不由的亡魂大冒,嚇怕自己太過靠前,成了槍下之鬼。每個人都想著讓別人擋在自己前頭,為自己擋下下一次的致命攻擊。漸漸的後,由悄然後挪,變成了爭先恐後的潰退。恰在此時,山頭攻擊的前陣也潰退下來,在半山上擠做一團,亂糟糟的,不斷互相踩踏,又是雪上加霜,造成一片死傷。
山上,最高處,吳謙將戰場形勢一覽無餘。他知這場戰爭,勝局已定,再沒對手翻盤的機會了。隻是困獸猶鬥,不能逼迫的太緊,否則就不會輕易的勝利。隻要是人,都不能將他們逼到絕望的境地,絕望是可怕的,可以讓懦弱變成剛強,爆發出人真正潛伏在體內的力量。自古圍三缺一,聖王捕獵,網開一麵,不是他們真正的對敵人仁慈,而是懼怕這股絕望中爆發的可能翻盤,讓他功虧一簣的力量。
“傳令下去,繳械不殺,生擒敵酋。”吳謙對身邊的傳令兵吩咐道。
“是!”傳令兵依命,立刻傳下命令。
頓時,山上衝殺的漢子,一邊衝鋒,一邊大叫道:“繳械不殺!”
亂了神的清兵聞言,立刻棄了手中兵刃,跪倒在地,向著殺來的太平軍不斷磕頭,砰砰砰的,如密集點鼓,一邊磕頭,一邊慌張道:“好漢饒命!好漢饒命!”
衝殺下來的太平軍也不理睬,卻也未在對他們下手,徑直奔下一個目標而去。
後陣的清兵實在是被這群殺神給駭破了肝膽,不敢對敵,隻拚命的想要逃離,可要逃的人實在太多了,都擠在一起,讓落在最後的人無法逃離,眼見著殺神就要奔到眼前。正慌亂間,見了太平軍放過投降之人,趕緊依樣,棄了兵器,磕頭求饒。
這一下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人領頭,靠著投降保住了性命,頓時來不及逃跑的清兵,都大片大片的放下武器,如狂風暴雨後的倒伏的稻子,連成一片,讓前麵那些想著自己隻要跑過同伴,就能逃出升天的兵丁,小算盤頓成泡影。
恰這個時候,趙靖帶著人馬,也聽到了山上的呼喊,也趕緊讓人高呼起來:“繳械不殺!”
這一下,頓成了壓倒性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對麵的清兵也跟著大片大片的請降,靠著他們剩下的一千五多號人,一下子就俘獲了七八千清兵,隻有少數約四五百左右的清兵得以潰散逃脫。
太平軍人數雖少,但凶神惡煞,如惡鬼降世,看得投降的清兵心驚膽顫,不敢正視,人數雖眾,卻如同綿羊一般溫馴。但吳謙也不敢逼迫太甚,再鬧出什麼幺蛾子。隻讓人收繳了兵器,對於投降的人卻是好言相待,給他們包紮傷口,救濟傷兵。那些投降的清兵,一看太平軍如此,一顆懸著的心才稍稍落了下來,聽從他們的安排。
正在這時,有軍士來報,道:“報!發現清妖統帥,已經被我們包圍,但對方拒不投降,還請師帥定奪。”
吳謙聽了,麵無表情,讓人不知他內心是如何做想,這一場戰爭傷亡實在是太大了,目睹了這麼多部下犧牲在眼前,若說真是無情到這地步,心中也沒有戾氣,任是誰也不相信,可半年多的成長,尤其是這場戰爭的考驗,他已經徹底的成了一個合格的統帥,隻是點了點頭,道“你帶我過去看看。”
那軍士依言,引著吳謙向事發地走過去。
吳謙從山丘上下來,沒過一會功夫,就來到事發地點。遠遠就見一對火槍兵圍著幾個人,狗頭軍師李壽正用他那一張靈牙利嘴,對清軍統帥欽差大臣李星沉進行勸降,不過看這結果,對手確實頑固的很,一點效果也無。
吳謙走到近前,那圍著的年輕士兵立刻讓出一個通道,同時向他行禮。這場戰爭,他又在慈父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