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前後夾擊(1 / 2)

正在這緊要關頭,忽然一陣嘹亮的歌聲從戰場後方傳來,悲壯而豪邁,一股舍我無敵的英雄氣概撲麵而來。

李星沉正帶著親兵,在後頭壓陣,目光緊緊注視著戰場情形,見自家優勢漸漸顯露,戰爭的天平也隨之向自己一方傾斜。不由的就是鬆了一口氣,雖然此番每每總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敵將也可稱得上與古之名將相媲美,但到底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這是勝之不武,想到這兒又歎了口氣,心下不知怎地生出一股愧疚之情。一轉念,又是頭疼不已,這次吃掉這股頑敵,傷亡怕要近半了,這原先的打算也恐怕是要泡湯,不知接下來麵對敵人後方大軍,他又能守住幾天。若個個都是這樣悍不畏死,那可就難辦了。

他正思索間,耳邊忽然傳來歌聲,斷斷續續,漸漸清晰起來。

雲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裏沃土皆地主。

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

好男兒,別父母,隻為蒼生不為主。

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虜方罷手。

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裏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聽了讓人既生出對自己苦難一生的悲壯憐憫,又生出對未來光明的憧憬和無畏。

李星沉聽了眉頭一皺,有些苦笑,這歌他知道,在史書中被大書特書,是元末漢人反抗元蒙韃子時唱的反歌,是為紅巾軍軍歌,這裏麵不過就改了幾個字,他焉能不熟悉。苦笑完,他自哭笑不得,自家這正宗的漢人,沒想到也有一日,會得到和胡虜一樣的待遇。但隻心念電閃之間,他就堅定下來,夫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這大清朝用的中國文字,中國禮儀,怎又是夷人夷國可比。國朝養士二百餘載,今日正是我報效之時,怎可被他人用一首幾百年前的軍歌給亂了自家之心。

也不過就一瞬的功夫,他已經理好自己有些淩亂的心,抬頭望後瞧去,就見一裏多遠的地方忽然冒出一隻一千多人的隊伍,那些士兵的麵龐他已經隱隱可見,都是些半大的孩子,稚嫩的身影,用全身的激情,唱著剛剛那首擾亂他內心的軍歌。來襲軍隊排成三排,行走間,整齊劃一,步調一致,隱隱有強軍之資。李星沉看了,心中不由讚道:嚴整有序,從容不迫,可稱好整以暇,古之強軍也不過如此。又搖了搖頭,歎道:可惜了,隻是半大的孩子,沒有力氣,訓練得再好,也頂不住大人一陣拳打腳踢,這結果是注定了。

他正準備分出一支二千人的兵馬,暫阻來援敵人,給他全殲山丘敵人爭取時間。

就見那敵人行到離他有一裏地遠的地方忽然停下,定在原地,他正奇怪間,那扛在肩上如林長劍忽然嘩地一下,整齊地從肩上卸下,持在手中,又如長矛,挺向前方,這般怪異武器,頭似長劍,形如長矛,真是他前所未見。那動作是如此一致,讓人看了就是一震,很是震驚,千人動作竟然能如一人,那這隻軍隊打起來豈不是萬眾如一,比預料的還要強的離譜,看來我不能小覷他們,一咬牙,又再加派人手。

他命令還未下,就見那軍陣側畔統帥模樣的人,拔出腰間長刀,向他這處一揮,隱約可以聽見他吼道:“列進攻陣列,前進!”

緊跟著,他身後一隻奇怪的隻是手拿著樂器的隊伍,帶著歡快的節奏,奏起一支讓人十分愉悅又激昂曲子,那些士兵踏著調子在前進。不知道是曲調帶著他們前進,還是他們本身就是這曲子的主角,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演奏著一場震撼人心的交響樂。點鼓在敲響,‘踏踏’的步伐,在前進。一如萬,萬如一,整個軍陣,一千人眾,和這音樂,都合為一體。

李星沉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他會被撕得粉碎。他搖了搖頭,對自己嘲諷道:我怎麼會有這種荒謬的感覺,他們隻不過是一群孩子,天生的弱者。這是上天從人生下來就注定的,這是天道,天道無情,又怎會因為他們是幼小,就偏私呢。

他立即從後陣湊出三千人馬,前去接敵,以三倍之眾,攜泰山壓頂之勢,又焉能失敗。

隻是他動作快,來襲太平軍比他動作還快。

那太平軍軍陣之中,指揮著軍隊前進的趙靖,一看山上清軍蝟集,擠作一團,向山頂廝殺,更有一隻三千人馬的隊伍合在一起。他看了就是一喜,心道:這下好了,這清軍統帥不知我火槍威力,現在都聚在一起,我這一槍下去,隻要大致的將方向對正,也不需要瞄準,就能隨便的把敵人斃於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