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伐伊始(2 / 2)

“嗯,”東王楊秀清微微點了點頭,對他這一計馬屁很是受用,道,“既然你等肯入我太平軍,就同是我太平軍的兄弟,我也不能虧待了你。入我軍之前,你這清妖把總職位相當於我太平軍中卒長,今日我就給你連升兩級,提拔你做個師帥,統帥人眾二千四百六十三人,你原先兩個把總兄弟也都入你麾下,提拔他們做個旅帥,三百兵馬也歸你們,都歸你指揮,不足之處我也盡數給你補齊,另外再給你調三個旅帥補足缺額,你可滿意!”

這東王不愧為晚清梟雄,先使了一手千金買骨馬,又暗中防著一手。這肯隨他們一起起事的,不論強弱,那都是骨幹,一心跟著他們走。吳謙帶來的三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能夠被派來參與圍剿的,也都是有幾分戰力的。但這三百號人,往二千多人的隊伍裏一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隻要暗中防備著,也掀不起大的風浪來。若真是真心投奔,還能得到一個知道清兵虛實的帶路之人,何樂而不為呢。

吳謙卻一點也不介意,心中早有準備,若是楊秀清不這麼幹,他反倒不放心,擔心隨時有可能腦袋不保。他再一次磕了個響頭,拜謝道:“蒙東王殿下看得起在下,在下定將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楊秀清主動下座,上前攙扶,待吳謙起來,方才對他熱情道:“好啊,今天我能得一大將,實是幸事呀!”

吳謙道:“慚愧,日後願為王前驅,為東王殿下掃清敵人,做個開路先鋒。”

東王楊秀清又是一連道了三個好字,拉著他的手稍敘片刻,吳謙這才主動告辭,領著東王派撥給他人馬,去收編整頓自家隊伍去了。

其實,楊秀清派給吳謙的人馬,除了三個旅帥各自率領的一百親兵,其他都是老的老,小的小,虛的很,戰鬥力也很成問題。日後算來,其實也就比一旅人馬強上那麼一點,甚至可能還比不過。畢竟真追究起來,這一師兵馬中,能戰的也就六百號人,其他二千來號人都隻能算是累贅,這次楊秀清也算是精打細算,拿他們過來給充數。

吳謙不管不顧,興高采烈的由原路返回,這多少也和他官迷的性子有關,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升官了,還是連升兩級,有了這名分在身,比什麼都重要。

趙靖和李壽正領著人馬在道邊林子裏歇腳,等候消息。忽見大道上來了大隊的人馬,看裝束,都是太平軍。隊伍一下子就騷動起來,這似是遭遇戰,對方不僅能打,還人數占優勢,他們又怎能不緊張,兩腿顫顫,幾欲先走。可事發突然,太平軍又離得很近,一下子又是走不成。隻能顫抖著,拔出腰間長刀,以壯慫人之膽。等那隊太平軍來到近前時,眾人定眼一看,領頭的怎麼是吳把總,他怎麼就搖身一變,成了太平軍,眾人心中納悶,這彎子也轉得太大了。

就見吳謙指揮著人馬,兩麵包抄,將小林子團團圍住,這才開始上到前來。

“吳把總,你這是什麼意思,弟兄們可沒有做對不起你的地方!”軍中一個老兵油子高聲喝道。

吳謙向全軍三百人做了個揖,笑道:“我吳某人為人怎樣,大家向來是清楚的,這不為了大夥著想,不讓大家枉送了性命,我特地來帶大家投奔太平天軍,博個好前程。”

“吳把總,你話說的倒是好聽,不過是想拉著弟兄們一起下水,好讓你能夠升官發財。再說了,這太平軍能和官府比嗎?我看早晚會被朝廷大軍給圍剿了,你這不是把大家夥往火坑裏推嗎?你這是存心不良......”那老兵油子正還要往下說,冷不防被趙靖、李壽二人帶著親兵給拿下,一刀給了帳了。頓時鮮血四濺,噴了二人一臉,讓初次經曆的他們胃中有些反嘔,卻又強忍住了。就見趙靖滿臉猙獰,向著四周兵丁問道:“還有誰,有不同意見的?”

三百號人馬,一時間噤若寒蟬。

“各位不說話,那我就當是默認了。”趙靖又道,隻是手上沾著血痕的明晃晃大刀,是如此的刺目,哪個敢真反對,怕是立時就成了他刀下亡魂。

靠著一條人命帶來的震懾,隊伍得以順利的整編起來,吳謙三人除了留下親兵隨從,其他的人一律打散,編入跟隨而來的三個旅帥麾下,吳謙自己將三人三十多號親隨都充做自己的親兵,又從那三個旅帥麾下為趙靖、李壽二人各自討要了五十精壯做為親兵,其餘兵馬缺額,盡數挑選幼者。廢了有大半天的功夫,這才整編完畢,帶隊回到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