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東條來華前後(1)(1 / 3)

曆史的長河,在四十年代的歲月裏悠悠遊蕩,透出多少沉重和痛苦!如今,它在這傾斜的太平洋版圖兩極回旋,把昨天的一頁清晰地迭印在今天的一頁上;又開始從遙相對峙的南北兩極間,卷著戰爭的烽火,挾著正義的呼喚,帶著人類的希望,頑強地向東北角那個小島國衝湧而去!

於是,汪精衛集團的憂慮與日俱增。這天早飯後,汪精衛又一次由於中央通讀社送來的一篇報道而坐立不安。

原來,昨天上午,日本與美國在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之間的丹皮爾海峽的海戰中,日軍裝有兩千五百八十噸槍支彈藥、糧秣藥品等物資的七艘運輸船和四艘驅逐艦被擊沉,五十八架飛機被擊落,包括三名少將和十八名大佐在內的三千六百六十四名官兵喪生。當時,在津風號的第十八軍司令官安達二十三,在旭盛號的第五十一師團長中野光英在艦艇被擊沉時落入海中,被士兵救起才幸免於死。

“這篇報道我們發不發稿?委座。”通訊社副社長趙慕儒見汪精衛情緒不好,輕言細語地問。他年過半百,投靠汪精衛之前,先後任重慶《中央日報》記者和《大公報》重慶版采訪部主任。

“既然同盟社和美聯社都發稿了,我們的中央社也發稿,發個短消息。”汪精衛愁眉苦臉,“仍與過去報道中途島戰役、阿留申島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一樣,不要寫得像美聯社那麼詳細,比同盟社的電訊稿還要寫得含糊一些。”他吩咐說,“你把帶來的這篇報道留在這裏。”

汪精衛說的中途島戰役發生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四日,是役日本損失大型航空母艦四艘,重巡洋艦一艘,飛機四百六十八架,兵員損失三千五百六十八人。損失這樣慘重,是日本近三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粉碎了山本五十六在十個月內以日本的全勝結束這場戰爭的神話。從此,戰爭的主動權開始轉移到美國和英國手裏。

阿留申島戰役敗在同年六月七日,日本被擊沉大型航空母艦三艘,重創航空母艦兩艘,被擊落飛機六架,使四千六百八十五人喪生。

日本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敗得更慘!這場進行了近半年時間的戰役於一九四三年二月四日結束,是役日本共損失運輸船二十八艘,大型航空母艦五艘,重巡洋艦十四艘,日軍被擊斃一萬五千八百六十五人,餓死和病死九千八百九十二人,被俘一千二百五十人,共損失兵員兩萬七千多人。

汪精衛想到這裏,不寒而栗。趙慕儒走後,他產生了一種幻滅感,仿佛天在塌,地在裂。當他的眼睛接觸到掛在牆上的一九四三年三月四日那頁掛曆時,陡然升起一股想搗毀一切的無名火,他狠狠地將這頁掛曆扯下,撕得粉碎,又狠狠地往廢紙簍裏一扔。這一切,被闖進門來的陳璧君看到了,她愣怔一會,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但還是屏聲靜氣地問:“昨天的掛曆剛才我已經扯掉了,四哥你怎麼又扯下一頁?三月四日才開始呀!”

“這又是一個令人不愉快的日子,一個令人失望的日子!”汪精衛頹喪地往皮沙發上一坐,感到腦袋昏昏沉沉。

陳璧君想到汪精衛自日本在中途島戰役失敗以來,每當日軍在太平洋戰爭打了敗仗的消息傳來,他就發無名火撕扯當天的掛曆頁的事,怔怔地問:“日軍又在太平洋打了敗仗?”她見丈夫悶悶不樂,閉口不答表示默認,兩眼就在房間裏搜索著,很快在書案上發現那篇報道,趕忙拿起來瀏覽一遍,這才明白了一切。

“是呀!從中途島戰役開始,太平洋戰爭,對了,日本朋友最近改稱為大東亞戰爭的主動權落在敵人手裏了。”陳璧君心情憂鬱。

“麵臨盟國的這種不利局麵,我們該怎麼辦?璧君!”汪精衛眼睖睖地望著妻子。

陳璧君沉思片刻,說道:“這是事關中日兩國切身利益,事關兩國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建議把在京的中央常委召集來認真研究一下。”

“好吧,你打電話通知他們來。”汪精衛陷於沉思。

幾番風雨,幾番辛勤,汪精衛嚐到了憧憬的酸苦,也似乎品到了追求的某些甘甜;但人生對他很不公平,給他的酸苦是那樣的大方,給他的甘甜是那樣的吝嗇。每念及此,他總是莫名其妙地想到拉破車的老牛,想到西沉的殘陽,想到被洪水卷著的泥沙。“生活對某些人特別殘酷,對某些人卻特別眷顧,問題在於你選擇怎樣的生活道路?”他又一次想到黑格爾的這句名言。難道自己的生活道路選擇錯了?他由此想到最近重慶《中央日報》和《新華日報》長篇大論對他的抨擊,進而又想到嫉妒。人與人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是因為嫉妒,是守舊對於創新的嫉妒,是厄運對於幸運的嫉妒!還是古賢先哲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世界上絕沒有無緣無故的嫉妒。對了,他汪精衛是林中之秀,是出人頭地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