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消融(2)(2 / 3)

甄氏不由一樂,這是怎麼了?小兩口鬧別扭鬧到娘家來了?她是一個七竅玲瓏心的人,細細一想,女兒斷不會故意跑回娘家來賭氣,一準兒是路上發生了什麼。馬車裏,一男一女能發生什麼?她心思一轉,便猜了個七八分,年輕人啊,就是這麼把持不住。等下得說說蕭鐸,也太猴急了,在外頭鬧出什麼來多不好看。

屋裏麵,蕭鐸正在百轉千回地賠不是,“阿鸞你知道,男人都是憋不住的,那會兒你抓著我那裏……”他咳了咳,“實在太難受了,脹得疼……”

“停下!”鳳鸞在桌子上連連亂拍,“別說下流話了。”

蕭鐸不敢再惹她生氣,反正得逞了,笑笑不說話。

鳳鸞聞著他身上的那股子特殊氣味兒,就覺得羞惱交加,恨恨咬牙,“你讓我把臉麵都丟到娘家了!”好在出門都有帶衣服的,喊了丫頭拿包裹進來,然後摔在他的麵前道:“趕緊換了。”

她起身出去找母親,走到外麵偏廳,見母親盈盈含笑看著自己,不由羞窘,“母親,都是他……”攆了丫頭們出去,關上門,才啐道:“都是他不要臉,腦子裏全都裝了下流東西!”

“好了。”甄氏笑笑,給女兒遞了一杯上好清茶,“來,消消氣。”

鳳鸞大口大口喝著茶,舒了口氣。

甄氏曼聲道:“男人嘛,就是這樣兒。”雖說男人在那種事上頭對你急,不代表就愛著你,可他要是不急了,肯定是心裏沒有你了。所以這不算壞事,眼下瞅著女兒氣呼呼的,便勸道:“回去你多勸勸他,別在馬車上鬧,到底外頭有人動靜不雅,在屋裏有多少鬧不得?”

鳳鸞一臉嫌惡,“在屋裏我也不想。”

“怎麼了?還在為上次蔣恭嬪召你進宮鬧別扭呢?”甄氏問道。

皇宮裏麵發生的事,鳳鸞和酈邑長公主、鳳儀妃都商量好了,瞞著甄氏,不然她知道了,還能進去打秦太後和蔣恭嬪一頓啊?也是白生氣罷了。因而在甄氏看來,蔣恭嬪最多隻是把女兒叫進去,仗著婆婆身份,說幾句難聽的話而已。鳳儀妃都趕到了,她一個嬪敢怎樣?秦太後去看熱鬧,不是也被蕭鐸搬救兵請來皇上,給救場了嗎?至於皇上賞賜了王詡給女兒,那也不稀奇,畢竟王詡和女兒還有一層關係,留在她身邊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由於鳳鸞的刻意隱瞞,甄氏根本不知道當時的凶險,反倒覺得蕭鐸肯為女兒搬皇帝壓他母親,還把蔣側妃弄成了在家居士,已經做得很好了。當然了,這部分蕭鐸本來就是做得不錯。

但鳳鸞的糾結點不在這兒。

甄氏見她不說話,又問:“你這到底是在擰什麼呢?我瞧著端王待你還不錯,你一味賭氣,也不是個事兒啊。”

鳳鸞張了張嘴,的確說不出蕭鐸對自己不好,幾度欲開口,最後才埋怨道:“我到底有哪點做得不好?又做過什麼刻毒的事?蔣側妃說她是被我推倒小產的,他心裏就動搖了,不能完全相信我了。”

甄氏正要說話,外麵突然想起一串沉穩的腳步聲。蕭鐸在外麵咳了咳,“阿鸞。”他不顧皇子的形象,一直在外麵偷聽,就怕她有什麼不痛快是自己不知道的。可眼下丈母娘在裏頭,他不好當著人伏低了身段,因道:“你能出來嗎?我有話跟你說。”

甄氏想不到端王殿下在外麵聽壁腳,不由低聲一笑,“王爺進來吧。”她走出去,在門口笑著福了福,“你們先說著,我出去吩咐預備晚飯,等下早點吃了飯再走。”自己打起珠簾出去了。

蕭鐸趁勢走了進來,看著她,苦笑問道:“阿鸞,你怎麼還在生這茬的氣?”

鳳鸞扭臉看向窗外不理他。蕭鐸在人前要顧忌自己的臉麵,單獨在她跟前,自是不用。“我不是說了,”他耐起性子細細解釋,“當時不是懷疑你推了蔣氏,而是怕你陷入麻煩,怕你身邊的下人自作聰明。那樣的話,鬧開了你也說不清楚,所以才想快點把事態平息下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