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禾輕鬆的神情立刻變得凝重,經驗告訴我們前麵必是一場惡戰。
我帶著一支三十門炮的輕裝炮隊,加速前進。
如果前方是倭寇的主力,李如鬆帶領的那點兒人馬如何是對手。隨行的朝鮮向導卻信誓旦旦道,根據他們的偵查,漢城方向確實隻有少量倭寇。
我還是不放心,“兄弟,你過來。”我招呼離自己最近的那名炮手小兵,他愣了一下,擦了擦頭上的汗。
“你現在立刻回去,通知吳惟忠將軍,讓他知會楊元將軍,就說前方疑似有倭寇主力,讓他速派援軍過來。”我拍著他的肩膀道。
這位仁兄沒半點兒遲疑,借了一匹快馬,打馬而去。
我稍稍安心些,立刻下令,跑步前進。
正午,高陽城。道旁的驛站已殘損不堪,一張木質指示牌歪歪斜斜躺在地上。兩側的山巒波瀾起伏,隻容下一道狹窄的山路向漢城方向伸去。
真是奇怪,這裏周圍為何沒打頭跡象,而李如鬆他們又出現在哪裏。
我拉住一名朝鮮向導,這向導神色驚恐用不太熟的國語道:“大人,前麵就快到碧蹄館了,他們可能在那兒。”
我放下他。直覺告訴我,這裏越安靜,就越可能出現大動靜。“全體炮彈裝填,成待發狀態。”我下達了臨戰準備。
吳啟禾率領的五百步兵,終於趕到,我們雙方彙合後,徐徐前行。
果不其然,不到一個時辰,前方傳出陣陣嘈雜聲。我們爬越了這條山嶺小道,前方一片慘烈,沒有時間觀察敵情了,敵人就在眼前。
數不清的倭寇黑壓壓的一字排開,如雷霆般向核心的人馬壓去,軍陣中左突右擋的正是李如鬆麾下的遼東騎兵,自然那身穿紅色戰袍,頭戴金色盔甲,最耀眼的莫過於衝在最前麵的李如鬆。
他們已近被包圍了,倭寇步騎兵從山巒兩側洶湧而來。
“兄弟們,搶占製高點,列隊架炮!”我一聲令下,身旁的兄弟爭先恐後起來,他們經過平壤之戰的洗禮,顯然已是訓練有素。
不甘示弱的吳啟禾撥出了戰刀,回頭看了看我。我點了點頭,接著,他義無反顧的率領五百勇士砍入敵陣。
“發炮!”三十門火炮一字排開,爭先發出雷鳴般的怒吼,炮彈發瘋似的射向山坡下的倭群。
隻瞬間,從天而降的開花炮彈迅速撕裂了倭寇陣型,吳啟禾瞅準了一個缺口,殺了進去。
倭寇隊形明顯出現混亂,紛紛向後退卻,遼東騎兵看到我方援兵,士氣大增,揮刀反攻。
“啪啪啪!”一小隊身著金絲甲的倭寇手持鳥銃,忽然擋在前線,冷不防的阻擊,遼東軍又有數十人倒下。
“調整射擊位置!”我指揮炮口轉向,對準那隊倭寇。
又是百餘發炮彈砸向戰場,陣陣巨響後,他們安靜下來,連同炸粉碎的鳥銃與斷肢。
戰場形勢發生了逆轉,倭寇終於懾於炮火,向後退卻。李如鬆殺紅眼似的大叫道:“殺啊!都給我進攻!”遼東軍竟不顧傷亡的向前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