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3)(2 / 3)

……

我開篇便說過易卜生的人生觀隻是一個寫實主義。易卜生把家庭、社會的實在情形都寫了出來,叫人看了動心,叫人看了覺得我們的家庭社會原來是如此黑暗腐敗,叫人看了覺得家庭社會真正不得不維新革命:——這就是“易卜生主義”。表麵上看去,像是破壞的,其實完全是建設的。譬如醫生診了病,開了一個脈案,把病狀詳細寫出,這難道是消極的破壞的手續嗎?但是易卜生雖開了許多脈案,卻不肯輕易開藥方。他知道人類社會是極複雜的組織,有種種絕不相同的境地,有種種絕不相同的情形。社會的病,種類紛繁,決不是什麼“包醫百病”的藥方所能治得好的。因此他隻好開了脈案,說出病情,讓病人各人自己去尋醫病的藥方。

雖然如此,但是易卜生生平卻也有一種完全積極的主張。他主張個人須要充分發達自己的天才性,須要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他有一封信給他的朋友白蘭戴說道:

我所最期望於你的是一種真益純粹的為我主義。要使你有時覺得天下隻有關於我的事最要緊,其餘的都算不得什麼。……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有的時候我真覺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緊的還是救出自己。(《尺牘》第84)

最可笑的是有些人明知世界“陸沉”,卻要跟著“陸沉”,跟著墮落,不肯“救出自己”!卻不知道社會是個人組成的,多救出一個人便是多備下一個再造新社會的分子。所以孟軻說“窮則獨善其身”,這便是易卜生所說“救出自己”的意思。這種“為我主義”,其實是最有價值的利人主義。所以易卜生說,“你要想有益於社會,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一個防身藥方的三味藥

畢業班的諸位同學,現在都得離開學校去開始你們自己的事業了,今天的典禮,我們叫作“畢業”,叫作“卒業”,在英文裏叫作“始業”(Commencement),你們的學校生活現在有一個結束,現在你們開始進入一段新的生活,開始撐起自己的肩膀來挑自己的擔子,所以叫作“始業”。

我今天承畢業班同學的好意,承閻校長的好意,要我來說幾句話。我進大學是在五十年前(1910),我畢業是在四十六年前(1914),夠得上做你們的老大哥了,今天我用老大哥的資格,應該送你們一點小禮物,我要送你們的小禮物隻是一個防身的藥方,給你們離開校門,進入大世界,作隨時防身救急之用的一個藥方。

這個防身藥方隻有三味藥:

第一味藥叫做“問題丹”。

第二味藥叫做“興趣散”。

第三味藥叫做“信心湯”。

第一味藥,“問題丹”,就是說:每個人離開學校,總得帶一兩個麻煩而有趣味的問題在身邊作伴,這是你們入世的第一要緊的救命寶丹。

問題是一切知識學問的來源,活的學問、活的知識,都是為了解答實際上的困難,或理論上的困難而得來的。年輕人進入社會的時候,總得有一個兩個不大容易解決的問題在腦子裏,時時向你挑戰,時時笑你不能對付他,不能奈何他,時時引誘你去想他。

隻要你有問題跟著你,你就不會懶惰了,你就會繼續有知識上的長進了。

學堂裏的書,你帶不走;儀器,你帶不走;先生,他們不能跟你去,但是問題可以跟你走到天邊!有了問題,沒有書,你自會省吃省穿去買書;沒有儀器,你自會賣田賣地去買儀器!沒有好先生,你自會去找好師友;沒有資料,你自會上天下地去找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