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井的姑娘究竟是誰(1 / 2)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過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哭,過了臘八就宰豬!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鬧,過了臘八放鞭炮!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喊,過了臘八吃糕點!”

過年了,大街小巷都彌漫著爆竹的火藥味,滿地都是彩紙屑,大姑娘小媳婦穿著鮮豔的彩衣三三兩兩在街上漫步,賣糖葫蘆的白胡子老爹也笑的臉色紅潤,大人們割了豬肉包在幹荷葉裏,連同剛打滿了酒的瓷瓶子,在手邊左搖右晃。我和比我大比我小的小孩兒們大聲唱著童謠,高高興興的盼著吃到新年的大餐和得到一年一度包在紅包裏的壓歲錢。

爹娘正忙著包餃子,以香菇,火腿,蝦米,雞肉,大蔥剁成細末,加香油,高湯,細鹽,豬油細細調了,抹到蔬菜汁調出的各色餃子皮上,在砂鍋以雞湯煨煮,再佐以薑末醬油芝麻油香醋配成的蘸料,最好在添上早在臘八便在老醋中泡成碧綠的臘八蒜,便是我家鋪子遠近馳名的香餃子。

北方人都說舒服不過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我看確是有道理,這香餃子各色薄如蟬翼的皮兒,綠的是芹菜汁,黃的是南瓜汁,看上去就食欲滿滿,咬上去那又軟又勁道的餡料伴著高湯汁在唇齒裏散開,立刻彌漫一股獨特的香,配上蘸料和鮮甜臘八蒜,真是隻有過年才配上桌子的美味。

煙雨閣過年生意更興旺了,客人們出手格外闊綽,姐兒也都收到客人打賞的紅包,連我一個送宵夜的小丫頭,也時常能賺得一點夠花一段時間的零錢,所以我和所有小孩一樣,最喜歡過年了!

姥爺回家過年了,爹讓我和娘初二把節禮送過去,看著係著大紅絹花的禮盒,真是充滿濃濃節慶色彩,我忙裏偷閑,給龍井和瓜片拿了香餃子和爹新製的桂花膠片糖送到龍神祠,不知道龍神爺和他的妖怪們怎麼過年?

龍神祠居然香火鼎盛,很多姐兒穿著節慶的華服,梳著流行的發髻,挎著一籃子供品在燒香求平安,求發財,還有求姻緣,好不熱鬧。

我穿過人群進到正殿,龍井和人形的瓜片正在大吃大嚼,瓜片自從進入龍神祠已經胖了不少,臉兒圓圓更惹人憐愛,龍井則依然是瘦骨嶙峋,長期挨餓的樣子。

我送上餃子和糖,瓜片似是吃不下了,瞪著眼睛,一副心有餘力不足的遺憾表情,隻怨我沒早送來。

龍井則飛快的倒進嘴裏,還直嚷好吃好吃。

我不禁問他:“為什麼能吃這麼多?”

他頭也不抬的繼續用雞鴨魚肉塞進嘴裏,邊嚼邊說:“我餓啊!不飽不飽!”

龍井若是普通人家裏兒子,大概早把家底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