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窗戶的麵積,這樣既能保持通風,又能減少濕氣的侵入,還能防止過大而入射的陽光太強。窗戶基本是將合頁安裝在上側,這樣,窗戶外掀,即使下急雨來不及關窗也不會一下子淋進雨來。窗戶上還安裝了薄紗,這樣能夠防止窗外蚊蟲飛進倉庫進行繁殖。
而今天增雲去聖醫堂驗收貨架子,然後指揮夥計們按照類別擺放。
貨架子最下麵的底層距離地麵有一尺半以上,充分隔離地麵的潮濕。在每層架子上都鋪了張蘆席用來防潮,然後每層都用布包了生石灰,萬一空氣濕度過大,生石灰就可以吸潮。可以摞放的草藥袋子要呈“井”字摞放,充分保持通風。
每次增雲站在那裏指揮著店裏的夥計幹活的時候,都會有人不服。
增雲讓做什麼,他就會問為什麼,生怕按照增雲的話做了就錯了。增雲每次發完指令之後都需要好一番的解釋與溝通,解釋清楚自己讓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和理由,等溝通完了再讓他們開工。
增雲專注地指揮夥計們幹著活,高少爺卻在一邊觀察著她,總覺得這個小姑娘實在太特別。這些日子恍惚間覺得自己聽一個女娃子的話這麼折騰真是讓人不可思議,但一想起就是這個女娃子將兩根長了黴點子自己打算處理掉的人參恢複如初的時候才能確定自己這麼做是沒有錯的。
臨走的時候增雲告訴高少爺,明天開始那些有特殊儲存要求的藥材的整理,他才反應過來,急忙道謝。
增雲去柳記蔬菜鋪子取了爛菜葉子回到家中,趙氏已經將西瓜種子都播種完畢。兩人把蓑草墊子蓋好,就回屋歇息了。
第二天是九月初一,家裏的柴火燒沒了,需要去曉市(也就是現在的早市)買,柴火基本都是臨近的村子裏的人打好柴火一大早趕來賣的。兩人去的時候曉市都快散了,趙氏急忙拉著增雲找賣柴火的,整條街就隻有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兒還有一大堆的柴火沒有賣掉,增雲看這一大堆柴火能有二十來捆。
兩人上前問價錢,男孩兒道:“兩捆二十文。”
平時都是十五文一捆的,現在相當於十文一捆。增雲問為何他有這麼多柴火,男孩兒說自己就是鎮子上的人,每個村子裏的人來賣柴火,到最後賣不掉的時候又著急回村都會賣得很便宜,他就接下來,然後接著賣,這樣他就能賺個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