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敵軍的正是當地的民兵,這些民兵襲擊敵軍支援部隊的目的就是牽製住敵軍主力向機場增援,以掩護肖伯鈞他們此刻向大窪地機場發起的攻擊。
民兵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許天手下的獨立旅,但他們擅長遊擊戰,熟悉當地的地形和情況,襲擊敵軍後,立即就脫離了接觸,向附近的山溝溝裏跑了進去。
敵軍團長此刻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用理會這些共軍民兵的襲擾,專心一頭朝大窪地機場趕來,這樣才能起到胡長官所希望的支援機場的作用。
但這個敵軍團長顯然已經被剛才的那陣襲擊惹惱了,他不顧手下參謀的勸阻,執意要求手下立即追擊上去,追上這些共軍民兵,將他們全部包圍消滅。
其實這不是他這個敵軍團長一個人的因素,在國民黨軍隊裏,凡事考慮的出發點都是以自己部隊的利益出發的,別人的生死跟他們無關,所以見死不救成為了常態。
而這次這個敵軍團長之所以這樣做,目的無外乎就是,趕去支援機場風險不可控,誰知道襲擊機場的共軍有多少啊?而目前襲擊他們的共軍民兵戰鬥力相對較弱,以自己的這個實力,對付他們完全沒有問題,而且要是能夠追上他們並且將他們全部消滅的話,那將是大功一件。
正是這樣的考慮之下,負責支援機場的敵軍團長卻不顧胡長官的命令,擅自追擊民兵去了,這樣一來,大窪地機場附近的敵軍守軍就要遭殃了。
肖伯鈞在發起攻擊前,仔細的研究了當地民兵提供的關於機場的情況,敵軍的一個營主要集中在機場的航站樓附近,外圍倒是有一道敵軍的防禦工事,但全部都是沙包工事,工事上架著幾挺重機槍,火力不是很強大,完全可以很快搞定的。
肖伯鈞立即將手下的幾隻小分隊分散開來,分別襲擊敵軍機場的跑道和航站樓,以及跑道附近的機庫和油庫,同時對敵軍目標發起多處襲擊,目的就是要讓敵軍搞不明白,他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裏?對敵軍防線造成巨大的壓力,迫使守軍出現錯誤,然後肖伯鈞手中的那兩隻行動隊作為一把鋒利的尖刀,直刺敵軍守軍的心髒,將敵軍一舉打敗。
駐守機場的敵軍團長同時接到了手下傳來的消息,聲稱機場同時遭遇了大批共軍的襲擊,跑道上爆炸開來炮彈,機庫遭遇了襲擊,油庫也是遭到了轟擊,外圍工事上打成了一片,航站樓附近也發現了大批共軍的身影。
“共軍從四麵八方朝我們發起了猛攻,他們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裏?”敵軍團長大為不解,問手下的參謀。
“不清楚,共軍一貫狡猾,屬下認為,共軍的主攻方向現在還沒出現,屬下建議,撤離外圍工事上的步兵,專門堅守跑道和油庫方向,甚至可以考慮放棄航站樓這邊的防禦,待得搞清楚共軍的主攻方向後,再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手下的參謀還是有些判斷力的,對敵軍團長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