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澀的青蘋果
導讀:
青春期來臨之後,心理上渴望獨立的少女們,一旦擺脫家庭的束縛,在戀愛問題上就開始躍躍欲試;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生活,給男女同學的近距離接觸提供了機會,在交往過程中,不免互相愛慕,引起早戀。早戀是短暫的,浪漫的,也正是它的短暫,讓它更加刻骨銘心。
故事:
15歲的韓淑萍在縣城一中讀初二。
剛上初二時,她喜歡上了一個初三的男生。那個男生樣子很帥,並且聽人說他的成績也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關注之後,韓淑萍向那個男生表明了自己的愛意。那個男生看到身材高挑、皮膚白皙的韓淑萍,就點頭答應了。
於是他們倆就開始早戀了,他們約會、互贈禮物、寫情書,沉浸在無限的快樂和幸福之中。
那個時候,男生總是跟韓淑萍說初三的學習有多麼緊張,同學之間的競爭有多麼激烈,隻有和韓淑萍在一起時才感到快樂和輕鬆,韓淑萍為自己能給他帶來精神上的幫助,很是欣慰,於是經常利用假期和空餘時間去附近遊玩。
初三畢業後,男生考入了重點高中。自從他到天津去上學,兩人之間見麵的機會少了。時間一長,通信也越來越少。並且他在信中已經沒有了原來溫暖親切的語言,隻是說現在自己希望以學業為重,通過努力考上重點大學,徹底從農村走出來。
韓淑萍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就提出和他分手。
感悟:
青春期的愛情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情感,是發自內心的對異性的欣賞和愛慕。盡管很多時候,早戀都因各種原因無果而終,但是那時候的美好,會讓很多人追憶一生。處於戀愛中的女孩,看天,天是藍的;看水,水是綠的。
延伸閱讀:
女孩早戀的原因(1)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使得現代女孩見多識廣、思想活躍。
大量不適合她們的書刊、影視等在她們中間流行,這就為早戀的出現提供了客觀條件。
(2)現代女孩多數是家裏的獨生女,她們的生活環境及營養條件,要遠遠優越於她們的父輩,這些導致大多數女孩的生理、心理發育出現了“早熟”現象。
(3)對長期相對過重的學習壓力和緊張單調的學習生活感到厭倦、反感,使女孩們精神空虛,缺乏立誌成才的動力和意誌,因而把過剩的精力轉向談情說愛方麵。
早戀的特點女孩早戀有如下幾個特點:
(1)變異性早戀關係是一種極不穩定、富於變化的感情關係。青少年之間的早戀關係多數缺乏持久性和忍耐性,一般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2)朦朧性早戀的女孩對於早戀關係的發展結局並不明確。她們更多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而對未來組建家庭、怎樣確立戀愛關係、如何區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3)矛盾性有早戀關係的少女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怕被人知道和發現,也希望享受單獨和自己心儀的人相處時的幸福感。
(4)差異性女孩的早戀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例如在行為方式上,有的女孩的早戀行為較為隱蔽,她們隻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來傳遞感情,而有的女孩牽手摟抱,出雙入對,儼然一對情侶。
早戀的類型導致青春期的女孩們開始早戀的原因多種多樣,因此,就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早戀。現可以歸納以下為6種:
(1)好奇型,即由於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女孩由於生理發育和心理完善,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
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而建立“戀愛”關係。
(2)愛慕型,即由於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
(3)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精神享受,這種愉快的享受會促進青少年之間進入更近一層的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4)從眾型,即看到周圍的同齡人都戀愛了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的同齡人都開始戀愛了,如果自己不跟著他們走,通常會被視作另類或是有問題。
(5)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6)逆反型,即同異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幹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是一個叛逆期,很多女孩都會產生這樣一種心理——“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通常會轉向發展早戀關係。
青春期的女孩為什麼不適宜談戀愛青春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女孩既沒有擺脫了兒童的幼稚,也沒有完全具有成人的成熟,她們希望和異性有更親密的交往,但又不能很好地把握這份感情。那麼究竟都有哪些條件製約著女孩,讓這一時期的愛情都成為無花果呢?
(1)心理上尚未成熟。女孩的心理處在發展階段,情緒波動大,易衝動,自我控製力差。所以,在戀愛時極易感情用事,做出“越軌”的事情來。
(2)思想上尚未定型。女孩的世界觀仍處於發展階段,並沒有完全成熟,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還較幼稚、片麵,思想、道德品質等在以後的人生發展中還會有很大的變化。
(3)事業上尚未定向。女孩時代是打基礎的時期,又是讀書學習的黃金時代。因此女孩應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增長才幹,為自己將來從事的事業逐步定向。而談戀愛後,感情會牽製雙方的發展,沒有多餘時間學習,最終學業難成。
(4)經濟上尚未獨立。大部分的女孩經濟尚未獨立,自己的一切開銷全部由父母買單。而從戀愛到結婚、生育,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導讀:
由於身心的發展,很多女孩在進入青春期後,會對身邊的異性產生好感,從心裏和行動上渴望和喜歡的異性有更親密的交往,展露出被異性的外貌和聰明所吸引,感到異性間互補的愉快和滿足的“懷春”心理,但“懷春”心理並不等於愛上對方。那麼,哪些表現才能表明自己是從心底愛上了異性呢?
故事:
看著周圍的朋友都有了心儀的對象,王琪也決定給自己物色一個。
很快班裏的許建進入了她的視線。
許建平時在班裏很少有什麼“活動”,也許正是他的默不作聲,很多人都忽視了他的存在。但是王琪是明白的,班裏很多女生都很是喜歡他,因為他外形陽光帥氣,雖然在班裏不怎麼引人注意,但是隻要班裏誰有困難了,他都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
既然有目標了,那就趕快行動吧,不然還不知道會被誰提前下手呢。
王琪開始用更多的時間注意許建的一言一行,注意他的喜好,如果哪一天許建來學校晚了,王琪就很想知道許建到底幹什麼去了。看到許建和哪個女生多說了幾句話,她就會感到心裏酸酸的,她從心裏希望許建隻和自己一個人說話。但是無論怎樣用眼神和言行來暗示許建,許建都像一個木頭,不冷不熱。為了讓許建明白自己的心意,王琪決定給許建織一條圍巾,在送給他的時候,借此表明自己的意思。
在一個周一下午,等到班裏的同學都走了之後,王琪說有事找許建商量,讓他等自己一下。王琪把圍巾遞到許建手上以後,還沒等自己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許建就說:“你幹什麼送我圍巾呀,我有很多條,根本用不到你的,你還是留著自己戴吧。”聽到許建的這句話的王琪,再也沒有勇氣把自己的心意說出口了。
感悟:
青春期是渴求愛的時期。愛是最純潔的、最美好的情感,從這個角度來說,青春期女孩對異性的愛,是一種“愛的修煉”。王琪愛上班裏的許建之後,雖多次給予其眼神和行動的暗示,但是許建都沒有任何的回應,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她用送圍巾的方法,但是還是讓許建誤解了。
延伸閱讀:
少女愛上異性的4個標誌性感覺在生活和學習中,當青春期的女孩對某個異性產生興趣或愛上某個異性時,就會有一些奇怪的感覺在體內滋長,這些感覺引導著她們進一步向對方靠近。
(1)對方是最好看的俗話說“情人眼裏出西施”,一旦女孩對某個異性產生好感,她就會覺得對方最好看,即使有別的異性在身材外貌上都要超過她愛的對象,但對她而言,他才是自己心中最美的一個,其他人都是不能比的。
(2)喜歡誇獎對方戀愛中的女孩,都喜歡誇讚對方,她還會喜歡在對方不在的時候向其他人講述他的種種好。重要的是,女孩從誇獎對方的熱誠之中感到無比的快樂。
(3)對方像親密的家人愛上異性之後,女孩會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她會時刻盼望著對方的出現,跟他在一起,女孩會覺得很舒服、很和諧。他就像自己最可信賴的家人一樣,可以信任,可以依賴。
(4)欣賞對方的一切“愛屋及烏”,一旦愛上異性,女孩就會覺的對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她會欣賞對方所有的一切,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條件和優點,並且對方也讓她感覺,他處處以她為榮。
少女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愛上了異性愛上某個異性,對別人來說是個未知的“X”,但對女孩自己是不是從一開始就了然於心呢?恐怕也不盡然。事實上,有很多時候,女孩自己已經從心中愛上了某個異性,但是她自己不一定意識得到。也許有一天她會驚奇地喊道:“噢,原來我早就在愛著他!
”
那麼怎樣知道自己是否愛上某個異性呢?一般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麵做些測試。
(1)看是不是格外愛護對方如果愛上某個異性,會關心他的一切事情。如果對方今天沒有來,你會想方設法知道原因;如果對方要參加考試,你會想盡辦法幫忙;如果對方生命受到威脅,你也甘願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對方。
(2)看是不是從心裏需要對方對於所愛的人,我們常有這樣的感受,有了煩惱,總想找對方傾訴;有了快樂,想和對方分享;遇到事情,也想去征求對方的意見。似乎自己的一切都和對方密不可分,隻有對方在,心裏才會感到踏實,而一旦對方離開,就感到六神無主,不知所措。
(3)看是不是特別注意觀察對方愛是需要相互了解的。對方的性格怎樣、人品如何、有什麼特長等等,隻要是關於對方的你都想知道。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場合,你都留意觀察對方的一舉手一投足,並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引起對方的注意。
(4)看是不是異乎尋常的喜歡對方喜歡對方是因他身上所顯露出來的美感產生的,這種美感會慢慢擴展開來,並漸漸變成好感。比如剛開始你僅僅是感覺對方幽默風趣,長時間的相處下來,你發現他關心同學,熱愛集體,可能慢慢地喜歡上整個的人,並且越看越覺得對方美。在你看來,對方的美不同於其他的人,能在你心中引起讚美和自豪之情,能帶給你安全和舒適,使你留戀,願意在對方身邊。
何必單戀一枝花
導讀:
單戀多是一場情感誤會,是“愛情錯覺”的產物。單戀者固然可以體驗到一種深刻的快樂,但更多體會到的是自己默默關注的情感痛苦,因為他們無法向自己所鍾愛的異性表達愛意,享受花前月下的浪漫,更不能感受到對方愛意的溫馨。處於單戀情感中的女孩們是困惑的,痛苦的。
故事:
王彤彤今年剛上初一,緊張激烈的中學生活讓她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其他同學的瑣碎事。為了能有好的出路,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學習上。
一天下雨,彤彤忘記帶傘了,就一個人衝出了教室,衝進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中。
剛出校門,她看到自己頭上多了一把淺綠色的雨傘,回頭一看,是一個不認識的高年級的師哥。兩人共撐著傘走到了車站,彤彤和師哥說了聲謝謝,就坐車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