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白紙到最佳新人獎
這是一項世界女子"九球"賽的經典賽事,台球迷所熟悉的"黑寡婦"珍妮特·李、費雪等世界排名前列的球手都會參加。我想通過不斷地與更多高手過招,來磨煉自己的技術和心態,也知道自己將要麵對更嚴峻的挑戰。
那時我每參加一站比賽都要兩次往返於中國和美國之間,除了路途奔波之外,高昂的比賽費用也令我幾乎無法承擔,如果不能進入8 強,很可能倒貼錢。在運動員教育基金會的大力幫助下,我度過了最為艱苦的WPBA 聯賽的一年級, 2006 年我的總獎金隻有23000 美元,可以說是入不敷出。
有壓力就有動力,我告誡自己:既然選擇了挑戰,就必須全力以赴。首次出征這項大賽,我期望很高,信心也很足。然而,球場如戰場,並沒有什麼常勝將軍。贏得了兩站資格賽冠軍後,在第一站比賽中,在連續麵對一流高手時, 有時我甚至還沒進入狀態,就被對手打得落花流水,根本沒有辦法迅速將自己的狀態調節到最佳,導致比賽中失誤頻頻,屢屢錯失獲勝良機,沒能進入十六強。
但是,我並沒有為此喪失信心。因為我第一次得到了40 分的WPBA 巡回賽積分,這是我踏入職業選手行列的第一步。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畫畫一樣,盡管費盡周折,但終於開始落筆了。
整個2006 年,從2 月份步入WPBA 職業聯賽賽壇,我作為一名新人從規模比較小的外圍資格賽開始,一步一步打進美國WPBA 正規賽,輾轉進行了六場正規賽後,由無排名的64 位以外球手,一躍進入16 強、排名第15 位,創造了WPBA 職業聯賽有史以來的最好記錄。為此WPBA 特許我直接參加下一年度的WPBA 正賽,並將2006 年度WPBA 最佳新人獎的榮譽頒給了我。
新人獎是美國WPBA 獎勵每年進步最快的新進選手的獎項,這份獎項帶來的榮譽對我而言是不小的鼓勵。站在領獎台上,我之前沒有做任何準備,英語也不太好,所以隻說了一句"Thank you"就溜下來了。
然而,站在領獎台上的那一瞬間,那一句"Thank you"背後,卻有著一段漫長的昏天暗地的苦練,對普通人來說,那簡直就是地獄。
作為一年級的新手,我必須從資格賽打起,有時候一天要打好幾場比賽, 而且每場比賽的對手都很強,這就要求我對待每一杆都要很認真。為了保持狀態, 在每場比賽前,我都不怎麼講話,因為怕吃了東西犯困,所以吃得也很少。這對我的體力和意誌力來說,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在美國,除了比賽時要備受肉與靈的雙重折磨, 在賽場外,還要忍受飲食的不適應。每天都吃漢堡和薯條,一點兒營養都沒有。剛去的時候,我還會帶一些大米,沒有比賽的時候,就自己煮些粥喝。那時在美國,人生地不熟,去了好久都沒有看到過中餐館。有一次我跟翻譯兼助手艾麗絲一起逛街,在一家超市看到了泡麵,一下子就買了能吃好幾頓的,那時, 能吃到泡麵就覺得真是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