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斯·尉繚(1 / 1)

鬼穀子故意跟著皇帝的人下山來,原來是為了借助位列九卿之一的徒弟徐福去尋找五千年的龍血樹。可皇帝交代研究仙草複活術的事情還沒同徐福商議,又來問徒弟對此事有何看法。

不想徐福卻說,哪是什麼仙草,那就是鳥兒用作紮窩的普通稻草。那些複活之人,多是餓得半死不死之時,天工下了場暴雨,把他們淋醒了罷了。有心人聽到那故事,想著秦王迷於複活之術,為求財而上報秦王,說遇見仙草複活的事情。

師徒二人看法如出一轍,鬼穀子又問:“這事本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那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又不是智慧一般的人,又如何就信了這荒唐的謊言?”

“還是秦王太執著於此,他稱帝之後,想立一名作阿房的女子為後,卻因那女子是趙國人,大臣們極力反對。那名女子又是個識大體,曉人理的,不想皇帝為難,就在自己宮中上吊自縊了。皇帝悲痛欲絕,動用萬金,修築了質地上好的水晶棺材,又以千鬥麒麟竭淋之,隻求屍體不腐,有朝一日能讓阿房重新活過來。聽人說有這重生之術,就算機會隻有萬分之一,他也會傾盡全力去試。不僅如此,秦王似乎還有為她修建阿房宮之意,想必又是一場勞民傷財的工程。隻是這國家剛剛結束戰爭不久,並且他還在築長城,南平百越,北擊匈奴,才沒有開始那浩大的宮殿修築工程。”

鬼穀子這才明白,“不想這秦王還是這麼有情之人,隻是我觀他麵相,卻不是個有仁心的君王,若他執意追求長生,享盛樂,以後老百姓就有苦頭吃了。”鬼穀道人蹙眉說。

徐福不愧是其徒弟,點頭同意。“這確實是,國尉尉繚曾私下說過,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尉繚既然說出這樣的話,又怎麼繼續當著國尉這樣的大官,難道是個貪慕權財的人。”

“師傅你有所不知,那尉繚當屬秦國武將之首,文臣當屬李斯天下第一。秦國統一天下,一半為聽取李斯的離間六國之技,一半是那尉繚懂得用兵作戰之術。他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主張‘並兼廣大,以一其製度’。他所著的《尉繚子》一書,當屬現在的軍事學名著。都說文武相生,但這二人卻是相當的友好。秦國剛統一隻時,尉繚便想功成身退,隻是秦王不肯,尉繚就私自逃離秦王給他的宅邸子,想就此退隱過個隱士的生活。秦王卻不理解,一怒之下不想前日尉繚的功勞,有一點想起殺心的意思。幸得李斯苦勸,又想尉繚過去種種功勞,這才放過尉繚。尉繚自然也隻好繼續當著國尉之職,卻是在其位不謀其職,遠不像李斯那般竭盡心力為秦王打理天下。閑暇之時也同我聊聊養身修道之術,與李斯做些文化。兒女個個也不幹涉朝政,不謀個一官半職當。退出朝廷隻是早晚的事情。”正說到此,聽到院中有男女童孩嘻戲的聲音。

鬼穀子疑惑後大笑,“不想徒兒才下山一年多,不僅身居高位,還娶妻有了孩子。”這立馬想到也不對,聽那細嬉笑之聲,卻是能跑能跳的,再小也有三五歲的樣子了。徒弟若娶妻生子哪有這樣快的。

“師傅這真是誤會徒兒了,我自是不如師傅般修為高,是想著成家立業的人,但是那兩孩子真真不是我的,隻算得作我半個徒弟罷了。”徐福大笑說,談到那兩孩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很是喜歡的樣子。

不知兩個孩童又是何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