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2月22日,美軍意圖打通通道的努力終於宣告失敗。美軍司令部自暴自棄的宣稱“戰事陷入困境”,要求國內“保持鎮靜”,一副聽天由命的慘相。這是我從當時得到的美國國內廣播中聽來的,可想而知美國人對這些部隊的前景基本是絕望了,不過德裏歐?凱文在事後還是要給自己臉上貼金,他說“不認為中國軍隊有這個能力可以把我們的部隊全殲。但是坦率的說,當時的我認為有一半以上的傷亡屬於比較合理的情況,而我在司令部裏總的來說還是屬於樂觀派的。”
柳平繼續在東線頂住巴比倫人的進攻,同時不斷的撤退部隊,收縮戰線。原來在西邊頂住美軍的部隊也開始漸次被抽調撤退。美軍察覺了這一情況,他們開始向南部戰線的薄弱處發起小規模的試探攻擊。當地的我軍部隊本來就已經所剩不多,因此美軍獲得了一些戰果,奪得了一些陣地。這時朱良國的南方集群也已經撤退,美軍南部戰線頓時大大鬆了一口氣,他們開始和南部的巴比倫軍隊聯係,同時東線的巴比倫軍隊也在南部取得了一些陣地(其實是我們的部隊撤退了,他們的部隊進入而已),一時間三方眼看可以會師,三盟國的士氣頓時高漲起來,三國的宣傳機構馬力全開,努力宣揚這次戰役取得的“曆史性戰果”,雖然都是些不值一提的胡吹大氣,但我們還是在廣播上聽了好幾天關於“盟軍輝煌戰績”的牛皮。
接下來發生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朱良國的“沙漠大反擊”,巴比倫南方集團被打的沒命奔逃,在沙漠裏丟下了上萬條人命,而且後續部隊竟望風披靡到不見敵人蹤影就自行後撤的地步(最厲害的一個部隊居然一口氣後撤了140公裏,一直跑到司令部所在地才停下來,後來這個部隊的指揮官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被陣前槍決了),“巴比倫軍人的臉都被丟盡了!”(當時一名巴比倫將軍知道這種情況後由衷而言,關於是誰說了這句話,人選眾說紛紜。據說最有可能的是當時巴比倫第20主力步兵師的師長沃卡倫將軍,他在東大陸總動員後期的戰役中陣亡)。這一戰役對於美軍的觸動也很大,當時他們的物資已經不多了,於是怎樣向巴比倫方靠攏被擺上了議事日程。美軍自然不敢再去和南部的巴比倫部隊會師,在他們看來,南方的巴比倫人雖然占領了薩裏昆,卻簡直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危險萬分,精明的美國人自然不會去趟這個混水。於是剩下的選擇隻有一個,就是向東去和東線的巴比倫部隊會合了。
12月28日,美軍開始向東部靠攏,他們的意圖是和東線的巴比倫人會師,不過同時他們也做出了一個危險的動作——他們是在戰線的兩端同時開始這一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