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野宏在太原戰犯管理所與妻女會麵。
接待組滿足了城野宏等人的要求,並安排首長陪餐一次,在長風劇場看晉劇一次,增加遊覽市容一項,每人送一件禦寒棉大衣,贈送一套太原活動照片。
通過參觀訪問和接待組的友好接待,這兩個前日本戰犯深感中國人民的寬大胸懷,也進一步看到了解放了的中國人民意氣風發、鬥誌昂揚、奮發進取的革命精神和建設成就,從而受到了深刻教育。
城野宏說:“參觀太原後,我的思想又比撫順監獄大大提高了一倍,百聞不如一見,中國人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和他們建設美好生活的成就真使我們難以置信。我在有生之年要全身心地總結曆史經驗,揭露軍國主義,現在我說什麼賠情道歉的話也是空的,我回去後一定要用實際行動反對戰爭,維護和平。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中日友好的使者!”
他還在一張白紙上用中文工整地寫下“今日的戰爭罪犯,明天的友好使者”兩句話交給接待組。
城野宏還告訴接待組說,他在監獄裏寫了一些文章,準備回國在《中央公論》上發表。幾年後,山西方麵果真收到了城野宏一九六五年在東京《中央公論》十二月號上發表的正題為《世界上最大的陸軍誕生記》,副題為《人民軍隊勝利之秘密》文章的中文譯本。城野宏非常令人驚異地寫道:
用最新的美式武器裝備起來的六百萬大軍,在四年的時間裏,即被九十萬裝備低劣的軍隊全殲。完全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有史以來的軍事奇跡。可是在十五年前,這一奇跡竟然在中國的大陸上變成了現實。以往日的常識,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的。正因為不能理解,所以有人認為其勝利殊屬可疑,或相反地把它視為近乎神秘莫測的超自然的魔術。
從我自己與解放軍作戰吃了敗仗的體驗中,要解釋在中國進行的那場即使在世界上也無與倫比的大規模內戰及其結果,隻憑陳舊的“先驗論”是解釋不通的。而且,日本在對中國實行長期的殖民統治中所形成的無數偏見,更是成為理解這一現象的障礙。
通過這次戰爭,我深深感到群眾支持的理性力量。我們常在總體方麵占據優勢,但在主要戰場上,卻總是處於絕對的劣勢。由於主動性被奪去,所以我們終於陷入全麵的失敗。這就是群眾支持的具體作用。在祁縣城外的戰鬥中,我方的火力雖然遠比對方強大,但在構築野戰陣地的速度方麵,卻總是落後於對方。村裏的群眾卸下自己家裏的門板,蓋在壕溝上,很快就為解放軍築起了掩體。解放軍在作戰的彈藥、糧食等後勤供應方麵,統統都是群眾負擔。他們甚至冒著槍林彈雨往前線運送。收容傷亡人員、看護和往後方護送傷兵等工作,也是由誌願的群眾進行的。解放軍部隊一開始行軍,要到的村莊在事前就備好了飯菜和茶水、雞蛋,所以行軍的速度顯著提高。
解放軍部隊消耗的糧食、被服、鞋子乃至日用品,幾乎全都由農民心甘情願提供。在共產黨占領地區,不管到哪裏,都使用名為“糧票”的東西來調配糧食。對農民來說,因給解放軍交納的“公糧”隻占其總收獲量的一成,與給地主的高達六七成的收成相比,負擔很輕,所以踴躍交納。手榴彈、地雷、彈藥等武器的製造,大部分也是依靠廣大農村的手工業者製作的。
由此看來,群眾的支持,絕不是單純的精神聲援的問題。通過國共之戰,我深感如此與群眾打成一片,並得到群眾支持的軍隊,是多麼有利而強大,而沒有這樣的支持,是何等的軟弱,我最終找到了解放軍取勝的答案是:解放軍進行的戰爭是正義的戰爭,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每一個士兵都是有覺悟的戰士,因為士氣旺盛所以就無往而不勝!
城野宏回國後,寫下了回憶錄《保衛山西——日籍部隊戡亂作戰始末》,回顧了他在山西的這段曆史。他後來成為知名的演說家和三國研究專家, 著述頗豐,《戰略三國誌》等專著曾在中國翻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