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什麼是中國的基本國情,準確把握中國的基本國情,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這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根本前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礎性工作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原理、方法、精神具體分析中國國情。沒有對中國國情,包括對古代中國和現代中國,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尤其對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矛盾、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的總體把握和具體分析,就不可能找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基本問題、根本問題、核心問題、迫切問題、難點問題,就無法形成正確的適合各個時代實踐要求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毛澤東是做這項基礎性工作的光輝典範。毛澤東按照“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通過親自閱讀中國古代典籍,對古代的“實事”有了較為係統的把握和透徹的了解;通過親自考察中國城市和農村,對中國特別是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風俗的“實事”和近代中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的“實事”有了全麵的把握和深刻的認識;通過親自參加艱苦複雜的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事”也有了總體的把握和獨特的理解。《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國社會各個階級的分析》是最早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學說和唯物史觀理論分析中國問題、重新認識中國問題的文章。翻開《毛澤東文集》和《毛澤東選集》,貫穿始終的是對“中國首要問題和基本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分析,是對中國獨有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道路探索。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和道路的探索之所以取得成功,說到底就是源於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思想路線,科學分析中國最大的實際,指出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始終根據不斷發展變化著的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準確把握時代精神脈搏和實踐主題,製定體現不同時代實踐要求的路線綱領、方針政策、製度規劃,在發展中解決中國麵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主創新型國家建設、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等一係列新理念和新思路,無不奠基於對中國國情的具體分析和宏觀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