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附勢(2 / 2)

田武隨祖父來臨淄一看,嘿,好大呀,大城小城相套,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小城是國君料理政務及其居住的宮城。爺爺介紹說,大城南北長九裏,東西寬七裏;小城南北四裏多,東西近三裏;兩城周長四十三裏,總麵積六十平方裏。小城內宮殿巍峨,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金碧輝煌;大城裏街道縱橫似棋盤,橫平豎直,寬闊整潔,街兩旁店鋪林立,店內貨物琳琅滿目。長街之上,車水馬龍,往來行人,比肩接踵。循街而行,處處弦歌,人人昂揚……那情景,正如後世有人所描繪的那樣:“臨淄之中七萬戶……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搏、蹋鞠(tà jū)者。臨淄之途,車轂(gǔ)擊,人肩摩,連衽(rèn)成帷,舉袂(mèi)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誌高而揚。”最令小田武流連忘返的還是那些手工業作坊,大大小小的工場,如冶鐵場,紡織場,煉銅場,鑄鐵場和製骨場等。規模最大的冶鐵場位於城的南部,占地麵積約120萬平方尺,廣場上排滿了小高爐、工棚、帳篷和茅草房,鐵礦石、石灰石、柞木炭源源不斷地從南山運來,肩挑人抬,車拉驢馱,川流不息,工人們將這些原料與燃料按比例混合裝入小高爐內,投入火種,然後以排橐(tuó)用力鼓風。橐是一種鼓風器具,上下兩片木板,中間用皮革連接,構成一個富有彈性的皮囊,上片木板後端鑲一把柄,用腳踏柄,皮囊上下伸縮而生風。所謂連橐,就是將許多大橐排連起來,眾人一起踏之,以達到風大、火猛、爐溫高的目的。鼓風者,裝料者,看爐者,出鐵者,俱都煙熗火燎,一個個黑鬼燎神一般,隻有那一雙雙明亮閃爍的眼睛,告訴人們,他們是人而不是鬼。出鐵的場景蔚為壯觀,兩個人,一人掌釺,一個輪錘,叮叮當當地鑿那密封的出鐵口,待鑿到一定程度,二人相繼離去,第三個人雙手端著比自己高幾倍的長釺,對準那被鑿得薄薄的出鐵口用力一捅,於是一條紅色的蛇蟒鑽出洞穴,循著事先築好的渠槽蜿蜒流淌,噴著火,閃著光,逞著凶,眾人遠離,以避灼熱……

初夏一日,田書應樂安縣令之邀前往赴宴,小田武隨祖父同往。樂安縣城在田班村西北三十餘裏處,日上三竿,一輛裝飾古樸典雅的四乘馬車行駛在通往縣城的官道上,車內乘坐是田書祖孫二人,他們渡淄河,過時水,跨躍小清河。時水自西南巨澱而來,東北入淄水,因係時令之河而得名,夏秋雨時,水流湍急,冬春旱時,則水流漸微,其支流經常竭涸,所以又名幹時。時水之上,田書觸景生情,給田武講述了公元前685年,齊桓公初執政時,於幹時大敗魯莊公的故事,它給小田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田將軍屈尊光臨,樂安縣衙蓬蓽生輝,縣令受寵若驚,以最隆重的儀式迎接,以最豐盛的美酒佳肴款待,對小田武的恭維則更是無以複加。酒宴過後,縣令與田將軍在客廳內議事,田武則由下人陪同到樂安城觀光。不知過了多久,忽有衙役慌張闖入廳堂,結結巴巴地說:“稟老爺,大,大事不好……”

縣令瞪他一眼道:“如此慌張,成何體統!”

衙役說:“田,田少爺他,他……”

“他怎麼樣了?”賓主二人均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墜,墜到濟水裏不,不見了……”

“啊!”二人同聲驚呼,一個拍案而起,一個跌倒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