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書記處工作期間,習仲勳十分關心新聞宣傳和文化教育工作。
新華通訊社是黨和國家的喉舌。新華社的前身是紅色中華通訊社,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七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最早的新聞機構。一九三四年十月,紅色中華通訊社隨中央紅軍長征,一九三七年一月在延安更名為新華通訊社。那時習仲勳與新華社就有較多的交往,關注著新華社的成長發展。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新華社舉行建社五十周年紀念係列活動。十日,習仲勳欣然應邀出席新華社舉行的慶祝五十周年茶話會,並發表講話。他深情地說,新華社的五十周年,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艱苦奮鬥,勝利發展的五十年。新華社是黨的重要宣傳工具,現在正在向現代化的世界性通訊社方向邁進。當年,新華社在延安清涼山駐了十年,這十年是新華社初具規模,逐步成長的十年。清涼山的老同誌現在還在新華社的可能不多了,但是清涼山時期那種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即延安精神,應該繼承下來,發揚光大。這對編輯人員和行政工作人員,都是同樣重要的。
習仲勳對紀念活動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就是“我們的任何紀念活動,都不是為紀念而紀念。紀念某一個節日,總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更好地前進。”他從新華社五十年的經驗教訓中,歸納提煉出“真、短、快、活、強”的五字箴言,回贈給新華社的負責人和編輯記者。
一、真——真的對立麵是假。新聞必須真實。延安時代就反對過“客裏空”,這幾年又反對“假大空”,假字排在第一,所以首先要反假。
二、短——短的對立麵是長。新聞、通訊、文章都要短,長了沒人看。
三、快——快的對立麵是慢。新聞報道的時間性很強,不快就成了舊聞了。你們現在技術裝備比延安時代強多了,但是仍然有一些新聞實際上不新,變成舊聞了。
四、活——要生動活潑,不要老一套,老框框,老麵孔,那些沒有人看。
五、強——要做到思想性強,政策性強,針對性強。一篇新聞報道,總要給人一點什麼有益的東西,使人們看了受到教育,受到鼓舞,精神振奮,鬥誌昂揚,團結一致幹四化。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出廢品。
習仲勳的五字箴言,簡潔明了,道出了新聞宣傳工作的本質,既是對新華社新聞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對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要求。
習仲勳非常關注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先後兩次出席這方麵的會議並發表講話,闡述做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一九八一年八月一日至十一日,全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十日,習仲勳和李先念、萬裏一起會見與會的部分代表,代表黨中央講話。他語重心長地叮囑說,中央提出第一抓經濟建設,第二抓思想建設。這兩方麵是互為因果的,這是一個原則。過去在困難條件下要思想先行,現在條件好了,仍然要思想先行。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不僅沒有過時,現在、今後仍然是我們的指導思想。
習仲勳動情地說,教育戰線的同誌確實很苦,但是大家能體諒國家的困難,堅持工作,這是很不容易的。民辦教師的困難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肩負著教育青少年的重大曆史使命。現在犯罪的很多是青少年,看到這種現象,我們心裏很難過。當然,從根本上說,這是“四人幫”造成的惡果,但我們對此要有足夠的估計。經濟工作隻要方針政策對頭,振奮精神,就可能搞得快一點,但思想教育工作,要比經濟工作費時更多,至少要多一倍的時間才能把青少年一代的風氣搞好。首先是要把黨風搞好,這就必須要有個好的黨委領導班子。領導班子成員一定要是德才兼備,年富力強,能跟黨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的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