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經驗,帶給我人生非常豐富的資產,每一趟旅程都刷新了我的最高視野,讓我越活越睿智,一點都不怕老!
在演講後經常有人問我,如何才能越活越寬廣、如何才能洞悉未來?我最常舉的例子是:一個站在樹上的人跟樹下的人說,再兩分鍾就會有一部車開到我們麵前,樹下的人沒看到車子問他怎麼知道,他說因為站在樹上視野變廣變遠了,所以他能看到彎路上正有一輛車往自己的方向駛來──如果你還沒看到未來,表示你站得還不夠高!與其聽許多趨勢專家眾說紛紜,還不如讓自己的視野高度提升,看到越廣大的版圖,將全域中所發生的每件事都視為跟自己有著“蝴蝶效應”般地息息相關,所有巧合都是故意的,如此就能看到自己在原地平線看不到的“重要資源”與“關鍵線索”,這樣才能以最高的視野“一目了然”現在軌跡與未來征兆。
我一向趕地鐵對擋在手扶梯左邊快速通道的人沒有耐心,總會很嚴厲地糾正他們必須往右邊靠,以免影響到想趕時間的人。有一次,當我及時衝進了地鐵車廂,看著玻璃門倒影中的自己與眾人,我突然看清了一件事:我再怎麼高速、怎麼有效率地繞過人陣路障到達我想去的地方,也不過還是在地表水平上,像螞蟻搶在前頭般地爭先恐後,但搶第一的螞蟻與落後的螞蟻一樣都在地上。我頓悟到,我的焦點不應該在地表水平上與人爭速度前後,而是應該在立足點上拉高視野,隻要一拉高眼界,就算事前一動也不動,一出手還是能準確到位(如老鷹高空俯衝的視野),拿自己該拿的。這樣不會因為視野不廣,以為資源不夠,造成沒有安全感、過度囤積以致浪費資源、讓有的人得不到資源的不平衡現象。
那麼我平時是怎麼練習提升視野的呢?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搭飛機,而且一定選靠窗位子,因為我絕不會錯過飛機從地表起飛,然後地麵上的建築車流越來越小、小如玩具模型……直到飛機完全穿過雲層,雲就在身底下,廣大且速變之日月星辰在眼前的奇幻視野,特別是日出日落,整個金紅色暈染了藍色無邊的雲層,我真的親眼見到天堂!
我也經常利用在飛機上思考重大決定,從3.5萬英尺高空看事情,總能立即看到關鍵視點與施力點,很輕易就擺脫瑣碎的焦慮、擔憂、不安全感。如同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提到:“雲引領我們進入寧靜的地方,敵人與盟友在我們下方,所有的恐怖與悲傷也在那裏,它們全都是地表上諸多無窮小的傷痕。”即便我回到地表,我在思考重大決策時,也一定想象我在雲端上,看著我現在正在決定的事,就像在阿拉斯加高空鳥瞰整個極地冰川,或是在不丹上空看著喜馬拉雅綿延的雪峰與雲海連成一氣……這些壯闊震撼的景象,就是我練習在肉體層麵上“全球視野”的畫麵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