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經常收到老師對孩子某種行為的抱怨,但作為父母,不管老師怎麼說,我們可以表麵附和他,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永遠愛他、支持他,試著去理解孩子出現某種不良行為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的辦法。
小龍的媽媽最近很鬱悶,因為小龍常被老師告狀,比如幼兒園技能比賽(用筷子夾花生),小龍得了最後一名,老師說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從來不好好練,老師讓每個小朋友早上先練習再出去玩,小龍就是不聽話,老師問他,他說在家練過了,其實根本沒練。
小龍媽媽的來信焦急又無奈,可對於我來說,這樣的孩子非常可愛且有能力,他隻不過是屬於喜歡尋求關注的孩子!那些在各自領域表現出色的人在兒童時代大部分是有這個特點的!看老師所告的狀,應該說老師對這小龍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了:認為這孩子很調皮,不好教育,特別是孩子技能比賽最後一名時老師說她一點兒也不意外。這個偏見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也是非常危險的,家長必須好好跟老師談談。
說實在,小孩子上課不注意聽講,不好好練習,家長能做的很有限,無非就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做個好孩子,上課注意聽講,不要做小動作,不要影響其他同學,可孩子畢竟是孩子,這些空洞的道理他們很快就忘了。我相信大部分孩子也想要做個老師和家長眼裏所謂的“好孩子”,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而且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影響。
作為老師我們才要反省為什麼我們的課某個孩子會不喜歡,不注意聽。也許有些老師會說其他的孩子都好好聽,唯獨你孩子不聽是你孩子有問題。我們都知道,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上課的方式也不能完全相同,對於孩子不愛參加技能練習,老師應該根據這個孩子的特點,引導孩子來參加,其中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選擇練習完了再出去玩,也可以選擇玩一半再進來練習,在交給孩子選擇權的時候,也必須要讓孩子知道這些選擇相應所要承擔的後果是什麼。另一個方法也可以讓孩子選擇練5分鍾還是10分鍾,要一個人練還是和老師一起練等等方法,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他還會不聽嗎?
令小龍媽媽更加鬱悶和頭疼的是小龍在學校裏不怕老師,老師批評他,他一句句跟老師辯解,一套一套的,會說得不得了。譬如中午吃飯時,他一個人誇誇其談,小朋友不動筷子都聽他講,老師批評他,他還不承認講話。
真正合格的老師不是要讓孩子怕,而是要讓孩子尊敬,老師不能再抱著威嚴的麵孔了,我們應該和孩子同喜、同悲。這麼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碰到太多類似的孩子了,通常我們會盡量滿足孩子想要表現的欲望,一旦孩子散發的信息得到相應的回應,那麼他們就不會再繼續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博取其他人的目光。我最常做的就是跟這樣的孩子做個非常特別的約定,根據來信中的孩子的情況特點,老師可以這樣跟孩子說:“老師很喜歡你在吃飯的時候跟同學們談的那些話題(注意是喜歡他的話題,而不是喜歡他說話這件事),但現在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如果一直說話,會影響大家吃飯,這是不禮貌的行為。我現在有個好主意,我們在吃完飯以後,找個時間,你來班上給其他小朋友談談你的所見所聞吧,我想他們一定會很喜歡的。”並且非常神秘地告訴孩子這是老師和他之間的秘密!這樣的做法比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批評孩子,效果會好很多,不僅讓孩子表達他的觀點,又讓孩子不得不配合老師,孩子知道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地位,一定非常願意任何事都與老師配合,以後出現的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