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認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計較他的行為(1 / 2)

學習成績真的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嗎?其實,大部分孩子都屬於資質一般的孩子,請別給孩子製造太多的壓力,就算將來她不能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但至少因為從小父母給她足夠的愛,足夠的信任,他們也能活出自我,活得開心,活得自在!

有一家長來信谘詢:“女兒從上小學開始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昨天數學又考砸了。昨晚一直跟她發脾氣,挑她的毛病,孩子突然抓狂,不停地哭,抓頭發,捶肚子,把我嚇壞了。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是個合格的媽媽,很傷心。能幫幫我嗎?”

“學習成績真的比孩子的幸福更重要嗎?”我經常這樣問家長,對於來信中的媽媽,她目前最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道歉,爭取跟孩子拉近距離,讓女兒覺得媽媽愛她而不是愛她的分數。在我簡單回複這位家長以後,她果然有所行動,並立即告訴我事情發展的過程。

“謝謝老師的回複。昨天我給女兒放一天假,睡到自然醒,帶她去公園玩,去書城看書,跟她說媽媽讓她自己做決定要不要上學,要不要做作業。她思考後跟我約定說她要上學,可今天早上鬧鍾響了時她又大哭,不肯去,我沒理她,告訴她答應了就要做到,否則後果自己承擔。結果她還是去了。我決定從今天開始放手讓她獨立完成她覺得應該做的事,盡量不去想她成績的問題。確實,獨立性遠比成績重要!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當然也包括我的很多錯誤觀念,我也會盡力去改。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看了這位媽媽的回複,欣慰之餘還有點擔心,有幾個問題我覺得這位媽媽沒有搞明白,所以我們一起從頭分析:

“我女兒從上小學開始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昨天數學又考砸了。昨晚一直跟她發脾氣,挑她的毛病,孩子突然抓狂,不停地哭,抓頭發,捶肚子,把我嚇壞了”——孩子在媽媽的逼迫下總算爆發了,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件好事,至少讓她緩解一些內心的苦悶和不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把握好了,孩子將朝著健康快樂的方向發展,如果家長處理不好,那麼,問題將會更嚴重,看這個孩子,她已經有自殘的苗頭,因為她覺得自己太渺小太無力了,她隻能通過摧殘自己的身體希望能得到媽媽的理解和安慰,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忽然覺得好心疼這個孩子,她太需要愛和理解了)。

從信件來判斷,導火線好像是數學考砸了,但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因為對孩子的成績很不滿,進而發展到對女兒整體的失望。在她內心裏,成績蓋過一切,因此為孩子的成績不好而對她發脾氣,挑她的毛病。但不知道媽媽在發脾氣過後,有沒有想想造成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很負責任地說,在孩子初中之前,孩子成績不理想,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你給孩子的壓力過大,期望過高了嗎?你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了嗎?你是否從一開始就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呢?你判斷孩子是否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能力,還是一味地跟其他成績好的孩子比較呢?你知道你的孩子的內心在想什麼嗎?你知道孩子學習的困難在哪裏嗎?……

在我跟家長簡單回複後,看得出這個媽媽很內疚,覺得不能這樣對孩子,可她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又糾結了,我們再一起分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