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鄉間的樂趣(1 / 2)

的確像趙教授說的,城裏人整天生活在水泥鋼筋製成的牢籠裏,對鄉下的生活尤其羨慕,而那兩個小家夥則是充滿了好奇,就連看到一口水井都要感慨半天。

剛開始劉飛給他們摘了兩個西紅柿,要他們啃,趙衛紅還趕忙拉住說道:“沒有用清洗液洗,不衛生”

“讓他們吃吧,這東西都是綠色食品,根本沒有上過農藥。”趙教授這些日子吃得舒心,自然知道。

趙衛紅雖然有些擔心,但是還是鬆開手,畢竟自己是客人,不能太挑剔。

“媽媽,真好吃,比咱們在超市買的西紅柿好吃一百倍”小女孩吃了幾口,就忍不住讚歎起來,非要讓她媽媽咬一口,趙衛紅剛開始不住的推辭,最後實在推辭不過,就敷衍的咬了一口,結果是自己也抱著一個西紅柿啃起來,再也沒有大人的形象。

幾個人正熱鬧著呢,這個時候小皮卻跑了回來,放下獵物,衝著樹下的陌生人汪汪直叫,幸虧劉飛發現的早,叫住了它。

今天恰好,小皮又抓了一隻半大的兔子,特別肥碩。現在麥子剛剛收割完不久,地裏一望無際空蕩蕩的,兔子沒有了藏身之地,這讓小皮有了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它基本上隔上三五天就會抓一隻兔子回來給劉飛打牙祭。

中午的飯菜有著落了,劉飛又找到毛孩子,讓他把昨天抓的知了貢獻出來配一個菜。

這個時候正是知了出土的季節,一到晚上知了密密麻麻的從地底下鑽出來,從晚上六七點天還沒有黑透開始,一直到半夜三四點都有知了爬出,尤其是十點到十一二點的時候,知了好像趕集一樣,一窩蜂的朝外爬。

這裏經常有人坐在樹下院子裏乘涼,知了爬到大腿上的經曆,或正在竹床上乘涼,知了爬上床,更有甚者屋裏出幾個知了洞。

那群熊孩子也特別興奮,晚上紛紛拿著手提燈去抓,大青山的土壤特別適合知了生存,一棵樹上一晚上最多能摸三十多個知了,一片小樹林一晚上能摸十幾斤。|摸到的知了都是自己吃,回到家裏用豆油一炸,剛脫殼的知了呈淡黃色,鮮嫩無比,吃起來直咂嘴,想想都流口水。

劉飛院子裏樹不少。知了也不少。這幾天趙教授一到晚上就拿著手提燈抓。像個小孩子一樣。然後兩人炸了當夜宵吃。吃不完就喂黃鱔。

隻不過現在是白天。他們昨天抓地知了都吃了個淨光。所以劉飛才會問村裏地那群熊孩子要。這個時候剩下地主要是沒有脫殼地。因為需要剝殼太費事。這群熊孩子剛脫殼地都吃不完。哪有閑心去剝殼呢。因此都用盆子養著呢。

中午油炸知了。黃澄澄地知了稍微沾一點摻了十三香地麵。下鍋用豆油一炸。滿院子飄香。還沒有熟。那兩個小家夥就眼巴眼望地圍在鍋台邊。不住地流口水。啃指甲。

別說小孩子。就連一群大人也暗地裏吞了幾口唾沫。因為這香味太衝了。直接鑽進你地鼻子裏將饞蟲勾出來。接著又是紅燒野兔。這個是正宗地野兔。看著鮮嫩無比地兔子肉。頓時讓人食欲大開。接著炒黃鱔。燒鯽魚。都是家常菜。可是每一樣又不一般。

一頓飯讓這群城裏人沒有了形象。連呼好吃。尤其是那盤炸知了。被兩個小家夥給完全霸占了。連趙衛紅想多吃幾個都不行。兩個小家夥吃地筷子不停手。嘴巴塞得滿滿地順著嘴角直流油。最後竟然為誰吃得多了吵起架來。

吃完飯。泡上一杯劉飛自己種地茶碩。茶香四溢。這茶碩田間地頭。山坡溝裏到處可見。農村人割草放牛地時候一般拽兩把。蒸饅頭地時候放在鍋蓋裏蒸一蒸。然後再晾幹就當茶喝了。這茶碩略顯苦澀。但是能清熱敗毒。口感不錯。香味還特別濃。而劉飛院子裏種地那一片更是用泉水澆過。長得特別茂盛。兩個人都喝不及。

品著濃鬱的茶香,一大群人不住的咂嘴,說比買的高級茶葉還要好,走的時候要帶上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