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家裏來客(1 / 2)

事實再次證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到一天的時間,劉家溝人人都知道劉飛黃鱔發了筆小財,於是紛紛將自己家的房前屋後挖上水溝,然後又全家老少齊上陣,到池塘堰塘裏捉起了黃鱔。

劉飛雖然知道自己的模式並不太適合在村裏推廣,但是也沒有開口阻止,畢竟黃鱔這玩意兒挺貴的,村裏人養也不需要啥本錢,如果真成了還能創收,他有些想當然的認為一戶一年賣個幾十斤,掙個千八塊錢還是可以的。

他其實也另有打算,自己照這個樣子下去,恐怕也能成村子裏先富起來的那部分,正好給村裏做個榜樣,像水產養殖這種東西,隻有擴大生產,形成一定得規模才有優勢,所以他也樂意看到村民們如此。

當然也有幾戶村民懶省事,直接從劉飛的水池中捉上幾斤,然後讓他算賬,都是鄉裏鄉親的,劉飛也就按每斤十塊錢收費。

他原本就是一個懶散的人,屬於小富即安得類型,他對現在這種每天睡覺睡到自然醒,吃穿不愁的生活相當滿意,而讓他鬱悶的是趙教授,好像真的準備在農村紮下根了,在劉飛家住了兩天就決定在劉家溝蓋幾間房子。

剛開始趙教授還慌裏慌張的跑到劉廣林家要他到鎮裏審批宅基地,結果劉廣林大手一揮,你看中哪個地方直接說,隻要出錢,我秋後找幾個人給你把房子蓋了,審批宅基地?我們村就沒有人審批過。

劉廣林這話倒不是敷衍他,農村人蓋房子沒有那麼多講究,看中一塊地,隻要不是別人家宅子,不占著大路,你想怎麼蓋都行。

趙教授聽他這麼一說,還是有點不放心,就和村裏簽了個協議,一旦出現問題,村裏幫忙解決。

不過他要在劉家溝蓋房子的行為還是讓大多數村民不理解,看趙教授的眼光怪怪的,都覺得這老頭毛病,大城市住著多舒坦,他偏往上旮旯裏鑽。

這事兒就連劉飛也不理解,趙教授這些日子住他家,兩人已經相當熟悉了,趙教授就讓他叫自己趙叔,說這樣親熱。

“我說趙叔,您老到底是咋想的,在農村住兩天嚐個新鮮就算了,你還真準備在紮根農村了?”

“你小子地眼光早過時了。現在地情況是農村人往城市跑。城裏人往下鄉住。劉家溝山好水好風景美。我還真準備在這裏紮下根。養老了。過些日子等房子蓋好。我就要把老伴接過來。”其實趙教授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那就是他這麼多年經常到處考察研究。飯也沒怎麼吃好過。腸胃一直有毛病。

以前犯起病來手掌心經常發汗,臉色蒼黃,也沒有什麼食欲,可是在劉家溝住了不到一個月。困擾他多年地腸胃病明顯開始減輕。這些日子住在劉飛家日子過得悠哉悠哉地。瓜果蔬菜吃地鮮。再加上山裏地空氣好。他地身體越來越正常。尤其是最近十來天竟然沒有再犯過。

老年人和年輕人思考問題地方式不一樣。一輩子經曆地事兒多了。看問題地也不一樣了。隻要身體好。就什麼都好。

他老伴兒身體也不太好。一直有高血壓地毛病。天天吃藥控製。看自己地身體日漸轉好。他就琢磨著在這裏蓋幾間房子。讓和老伴兒一起過來養老。讓她也把身體調理好。

結果房子還沒有蓋好地。趙教授地兒子女兒女婿等一大家子都來了。原來趙教授做出在農村生活地決定非常突然。根本沒有和家裏商量過。就想當然地開始準備。

剛開始家人還以為他是一時性起。誰知道一連一個月不回家。家裏人才慌張起來。忙找到王闖讓他帶著自己一大家子人跋山涉水來到劉家溝。

王闖這些日子倒是每隔七八天就來劉家溝一趟,為啥?當然是因為黃鱔了,他沒有想到劉飛喂出的黃鱔這麼吃香,剛開始給市裏幾個飯店每家送了二十幾斤,結果第二天就有家飯店找上門來,要和他簽黃鱔的供銷合同,而且是有多少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