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聽過芭哈與先生為了留在美國所努力的辛酸史,她甚至快得憂鬱症了,因此可以理解她的怒氣從何而來。芭哈來自蘇聯解體之後的小國,政權不斷地被爭奪與轉移,國情長期的動蕩不安,讓她堅信唯有美國他們才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因此除了努力找尋合法身份停留之外,這期間芭哈也很努力地生孩子,看著她一手抱著稚齡的女兒,一手牽著兒子,身為長子的布蘭登依偎母親身旁的景象,讓我充分地感受到,這位堅毅的媽媽,為下一代努力尋找更好生活環境,其堅韌且頑強的耐力。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出生於一個科技進步與生活質量還不錯的地方是件很幸福的事。至少,我們不是“必須”在他國或地區尋找能生存的環境,我們是有所選擇的!
旅遊的心情和旅居是大不相同的,在另一個國度過生活,連看街道風景的心情與感受也大不相同。以往旅遊時看到的都是觀光景點的美,或是街景市民的片段場景,連遇到不肖商人,都因為旅遊的好心情而一笑置之。住了下來之後就不同了,當開滿鮮花的街道變成日常生活必經之路時,讚歎與欣賞之餘,已不自覺地將此美景視為理所當然。再者,旅遊不必接觸到電費、水費及數字電視等費用的申請,也不必節儉地買二手家具,全家人擠在一張兩人沙發上看電視,更不必每天為昂貴的蔬菜價格與家人的健康,而與荷包拉鋸著。最不同的是,旅遊看到的都是其他國家美好的文化與習俗,深入生活麵時,你才會看到其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問題麵,甚至其文化與習俗的優缺點才會呈現在你眼前。住下來之後,你就會感受到,事實上人性都是一樣的,不管你到哪個國家、哪種膚色發色都一樣,差別隻在於人民素質齊一的程度,千萬別因為外表是金發碧眼,還是黑發黑眼而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這一年,有孩子相伴也與以往的旅遊或學術活動大不相同,因為孩子,你會看到更多!因為孩子,我們在這裏過的是很正常的家庭生活模式,而不是隻有往返於研究室(或研討會)與宿舍而已。通過女兒們的學習、交友以及活動,我們更深入地體驗了當地小學的教育模式,參與了許多當地的節慶民俗(請問如果沒有小孩,萬聖節時你好意思自己拿著籃子去敲門要糖嗎),更結交了不少有同年齡孩子的家庭朋友。因為孩子,讓我們這一年過得很精彩!
而對於孩子而言,換一個不同的環境,她們真的可以學習到很多。
由於身處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才會看到許多的不同,進而產生許多不同的感觸,激蕩出平時不會有的想法。這些感想不管是好或不好,對孩子而言都是一種曆練與成長,讓她們換個角度看世界,真的很特別!
在此也非常感謝澄澄一家人,在我們返台前一周熱情地招待我們借住在他們家中,同時讓女兒在美國最親密的五人組,把握最後的時光好好玩一玩。同時也非常感謝美麗姐出借她家的大型休旅車以及她的老公傑夫(司機),專程載我們到芝加哥的機場,特別是當天來回八個小時的車程,真的非常感謝!
除此之外,最感謝的當然是孩子們的雷伯伯一家,在美國時就像是我們的親人般對我們全家人無私地照顧,並且提供許多的協助,感謝之情無法言喻,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在這一年裏所認識的好友:細燕、辛迪、艾爾夫婦、戴夫一家、芭哈、佩芸、葛瑞絲一家、茂青大哥、矞華姐、林醫師夫婦、珍妮弗、芭芭拉、米優契等,感謝你們在這一年裏的相助與陪伴,有了你們,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在此一並感謝!
回顧這一年來,讓我和阿嘉停下了平時忙碌的腳步,全心地陪伴孩子,並且重新對生活有了新的定義與體會,也讓我們一家四口的心緊緊維係著,我想:如果時光倒返,我們仍會毫不猶豫地做出相同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