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問自己,究竟什麼原因使得精神分裂症會有如此奇特的替代形成和症狀,我們最終認識到原因在於洞孔間的關聯超越了物質間的關聯。盡管從黑頭粉刺中排擠出異物與陰莖射精之間上存在有微弱的相似性,而在臉上有數目眾多的小坑洞與陰道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然而,由於前一種情況中,兩種舉動都可用“噴射”一詞表示,後一例中的兩個事物都可用嘲諷性的“一個洞就是一個洞”來表達。決定替代物的並非是兩種所提及事物之間的相似性,而是用來解釋它們的詞的等同性,由於這兩種詞和兩件事物不相符,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形成與轉換性神經症中替代形成便大相徑庭了。
我們曾談到一種假設,即精神分裂症中對象貫注是被放棄的,如果我們把上述發現與該假設一起提出,我們就必須對假設進行修正補充,即物體語言表達的貫注仍被保留。我們以前被準許稱謂的對象的意識表象,現在可區分為語詞表象(Word—presentation)和事物表象(thing—presentation)兩種。而後者在於貫注,如果不是指事物的直接記憶表象,最起碼也指從其中源起的淡遠的記憶痕跡。我們現在似乎突然搞清了意識表象與潛意識表象間的區別。這兩者並不像我們設想的那樣,是同一內容在不同的心理位置上的重複呈現,也不是位於同一位置上諸貫注不同的功能狀態。但是意識表象是由事物表象和與之相關的語詞表象共同構成的,而潛意識表象則隻有事物表象一種。Ucs.係統包含著對象的事物貫注,這是一種最初而真實的對象一貫注。而Pcs.係統則產生於事物表象的貫注過強,且是與言語表象聯合起來完成的。我們或許想到,正是有了這種過度貫注才產生了較高級的心理組織,繼發性過程才有可能繼原發過程後產生,並由之支配Pcs.現在我們有可能準確地指出,壓抑在移情性神經症中所否認的棄置表象:即那些可轉換成言語,這些語詞又依存於事物的表象是什麼。那些沒有轉換成語詞表象,或者那些沒經貫注過強的心理活動,將以一種壓抑狀態保留在Ucs.中。
我在此想指明,在很早之前,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今天使我們知曉精神分裂症之最顯著特征的那種洞察力。在1900年出版的《釋夢》最後幾頁中,我就提到過這樣一種觀點:思維過程,即遠離知覺的貫注活動,本身並沒有“質”的東西,而且是潛意識的,它們要想進入意識,就隻得通過與語詞知覺的殘留印象相聯係方能實現。但是語詞表象與事物表象一樣,都在一定程度上來自感官知覺。現在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為什麼對象表象不能由它們自己的知覺痕跡這一媒介而成為意識。或許是因為係統內的思維過程過於遠離原始的知覺痕跡,所以,便不再保留這些痕跡的任何性質,為了進入意識,就需要由一些新的性質來加強其力量。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與語詞相聯法,貫注可裝備某種性質,即使當它們僅再現各對象之表象間的關係,而無法從知覺中獲得一些品質時也能完成。這些隻有通過語詞方可理解的關係,構成了我們思維過程的主要部分。如同我們所看到的那樣,通過與語詞表象的聯結,隻是有了變成意識的可能性,而與真正成為意識還不是一碼事。所以它是Pcs.係統的特有部分,而且隻能屬於這一係統。通過這些討論,我們已明顯地離開了我們本來的主題,並且會發現我們已陷入前意識與意識的問題之中,這也是我們接下來加以區別對待的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