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奈的偷雞賊(2 / 2)

月色如水的夜晚,這樣一首柔和悅耳的歌聲,令人充滿了愉快的聯想:

叮——當——咚——叮

嗒——叮——當——咚——嗵

嗒嗒——叮當——嗒嗒——嗵叮

舉杯暢飲,醺然而醉

這是棕櫚樹上一隻貓頭鷹的“滴水之歌”。

突然,傳來了一陣粗重的呼吸聲與樹葉的沙沙聲,朗格返回來了。

它徹底累垮了:舌頭長長地耷拉著,幾乎垂到了地麵,還一邊往下滴著唾液;肚子兩側不停地起伏,而且從胸部及身體的兩側,殘留著唾液的痕跡。它停了下來,喘息片刻,舔了舔我的手,便一下子倒在了樹葉上,它那沉重嘈雜的喘息聲淹沒了其他的一切聲音。

幾步之外,又再次出現了那個讓人幹著急的“吱呀”聲,它的含義我全都明白了:我們就在那些小狐狸藏身洞穴的附近,老狐狸們正試圖輪番將我們引向別的地方。

到了深夜,因確信誰是偷雞大盜的問題差不多解決了,我們便轉身返回家。

大家都知道,有一隻老狐狸及其家人生活在附近,但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它們住的地方竟會離得如此的近。

這隻狐狸曾經被稱作“疤臉”,因為有一道傷疤從它的眼睛處開始,一直延伸到耳朵後。那是一次捕獵野兔的時候,由一道帶刺的鐵絲網柵欄給它留下的傷疤。傷口愈合之後,長出了白色的毛,便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標記了。

那個冬季,我曾經碰到過它,還親眼見證一次它的狡猾與精明。

一場落雪之後,我外出打獵,穿越那片開闊地帶,抵達了老磨房後麵灌木叢生的山穀邊緣。當我正看著山穀的一處風景時,瞥見一隻疾跑的狐狸,徑直穿過我行走的路線,跑到了對麵的山坡上。

我立即停下了腳步,甚至不敢轉動一下頭,以免小小的動作引起它的注意,直到它跑到了穀底灌木密集的藏身處。等它剛隱藏好,我便俯下身去,向另一方向,它可能離開的藏身處跑過去攔截它。但是等了好久,都沒有出現。經過一番仔細察看,我發現一隻從藏身處躍出的狐狸的新鮮足跡。循著它的足跡望去,我看見老疤臉就在我的身後,已遠遠地處在了射程之外。它正蹲坐在地上,仿佛很開心似的咧著嘴巴。

對它的行蹤再作一番研究,便一切都清楚了。其實,在我看見它的那一刻,它就已經看見了我,但是它,像一個獵人一樣,隱藏發現我的真相,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就在那個時候,它為了安全起見,在我身後繞著彎跑,此刻看著我化為泡沫的詭計而自鳴得意。

小百科

狐狸身上長著長長的針毛,下層的絨毛柔軟且纖細,毛色呈濃豔的紅褐色或白色。尾部有些蓬鬆,尾稍呈白色,耳部及腿部為黑色。耳朵很尖,長相和犬相似。眼睛能夠適應黑暗,瞳孔橢圓,發亮,類似於貓的眼睛。它具有敏銳的視覺、嗅覺和聽覺,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快時速可達50千米。大部分狐狸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刺鼻的味道。狐狸是肉食性動物,主要以鼠類、魚、蛙、蚌、蝦、蟹、蚯蚓、鳥類及其卵、昆蟲等為食。

到了春季,我又一次親眼見證它是如何的狡猾精明。當時,我正與一個朋友行走在高地牧場的路上。經過一座山脊時,能看到山上有幾塊灰色和褐色的圓石頭。在離山脊最近的地方時,我的朋友說:“跟你說啊,我猜那第三塊石頭非常像一隻縮成一團的狐狸。”

但我沒能看出來,於是我們繼續走著。

還沒往前走多遠,這時候風吹著那塊“石頭”,就像風吹在動物皮毛上一樣悠悠地飄動。

我朋友說:“我敢保證那是一隻狐狸,它正躺那兒睡覺呢。”

“我們很快就會搞清楚的。”我回答道。

但當我從那條路上剛起步,疤臉便一躍而起跑開了,那塊“石頭”真的就是它。

一場野火曾經從牧場的中間燒過,留下一道寬寬的黑色痕跡,它疾跑著從那上麵越過,直到跑到了未被燒著的黃草之中。它在那裏蹲伏下來,再次消失在了視野之中。原來,它從頭至尾都在注視著我們,而且要是我們順著那條路一直走下去,它是絕不會動一下的。這件事令人驚訝的地方在於,並不是它裝得跟那圓石頭和幹草多麼相似,而是它懂得它在幹什麼,以及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不久便發現,“疤臉”與它的配偶——狐狸媽媽把我們的森林當成了它們的家,把我們穀倉前的院子當成了它們的夥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