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矩,皇子成婚第二天一早,要進宮謝恩,胤禩夫婦也不例外,宮內外還多人都在觀望,不知道是不是會弄出點事來,怎麼說呢,從皇帝給胤禩和郭絡羅氏指婚之後,似乎總發生些出人意料的事,人們都不相信這最後一步會平靜無波,這大概也是一種慣性思維吧。
蘇蘭芷心裏也有些期待,女人嘛,上到八十下到八歲,性格中都有八卦屬性,隻要不用自己上陣演出,看別人演戲也是挺樂嗬一件事,反正自己偷著樂也礙不著誰,不厚道就不厚道吧。
一大早,胤禩就帶著郭絡羅氏進宮了,各處的人聽得這個消息,都派出自己的人盯著他們的行蹤,他們先去給皇帝磕頭,這很正常,紫禁城就屬皇帝最大,從皇帝宮中出來,又到寧壽宮見太後。各宮的女人們伸長了脖子等消息,很想知道皇帝和太後對他們什麼態度。
乾清宮裏的事極少能傳到外頭,也沒人敢往裏麵安插眼線,窺視帝蹤罪名太大,為看個熱鬧惹上這等嫌疑不劃算,沒誰會做這種事,所以皇帝跟胤禩夫婦說了什麼沒人知道,但是,他們兩個從乾清宮出來時什麼神色卻能窺得一二。
蘇蘭芷勾勾唇角:“兩人與平常一樣?看來皇帝對這一雙佳兒佳媳挺不錯啊。”
看來皇帝仍沒有發作,這一回大概是氣大了。根據蘇蘭芷這麼些年伴駕經曆,對皇帝這種生物有些了解,尤其是如今龍椅上坐著的這一位,他對一個人不滿,若是當場發作,不管是罵是罰,當時發作出來,這事也就算過了,可如果他隱忍不發,那就表示要秋後算賬,到時候怒火加倍,懲罰自然也就加倍。這回八阿哥真把他惹得不輕。
等到胤禩夫婦去給皇太後見禮時,眾人得到的消息就多了些,太後雖地位尊貴,一眾女人是不敢算計暗害與她,不過在她宮裏插個眼線,偶爾報個信什麼的,倒也不是很難,尤其是幾位掌管宮務的,都做過這事。當然,寧壽宮也不是篩子,裏麵有能耐的嬤嬤好幾個,真正機密要事沒人能打聽到,不過像太後對新婚皇子說了什麼這等小事,沒人會刻意隱瞞。
所以,眾嬪妃根據各自的消息網,都知道太後受了禮,給了賞,按例說了幾句萬金油的祝福話語之後,單獨交代八福晉,先誇她性情爽利大方,話鋒一轉又說她要強太過,做姑娘尚且無妨,如今嫁了人,該軟和的時候要軟和些,別一味要強等等。
眾人聽得太後此語,麵上如何尚且不論,心裏多少都覺得太後言之有理。說來郭絡羅氏這個人小時候雖張狂霸道些,長大後卻是個爽朗大方的女孩子,性子並不討人厭,她又是個會來事的,作為一個沒什麼利害關係的晚輩,宮妃們對她印象大都不錯,但是稍微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這個人骨子裏太傲,性子太要強,太後說的話也是有的放矢,她若肯聽,對她隻有好處,可惜根據她出寧壽宮之後的臉色,大概並沒有入耳。
反正,從寧壽宮出來時,胤禩麵色如常,郭絡羅氏卻有不渝之色,兩人在門口說了幾句話,才繼續往下一站,惠妃處而去。
胤禩夫婦說了什麼沒人知道,但郭絡羅氏的不高興卻很快人盡皆知。要知道,紫禁城裏的石頭都長的有眼睛和耳朵,若是沒人關注也就算了,可他們這次進宮之行,從一開始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多少人盯著呢,他們倆還沒到惠妃的長春宮,消息已經先一步跑回去了。
惠妃一係和胤禩這兩年雖日漸生隙,她也是胤禩養母,麵子上的事都要做到的,兩方都不傻,胤禩帶著新婚妻子行了禮,惠妃給了賞,略說幾句話,就把他們打發走了。
胤禩夫婦一出門,惠妃就對身邊嬤嬤說:“沒想到胤禩也是個耳朵軟的,以後隻怕要被他媳婦管的服服帖帖的,我瞧著他媳婦可不是好脾氣,太後告誡小輩們幾句話,她都公然麵露不服,指不定哪天就給老八招禍,我真為老八擔心那!”
惠妃嘴上說著擔心的話,臉上卻是幸災樂禍的表情,那嬤嬤是惠妃心腹,跟惠妃完全是一個思路,如今都看胤禩夫婦不大順眼,忙跟著附和幾句。
胤禩夫婦出了長春宮,本該去給良嬪見禮,可郭絡羅氏卻要先到蘇蘭芷和佟佳貴妃等處,兩人爭執幾句,郭絡羅氏不肯改主意,胤禩隻好順著她,所以,他二人帶著一串粽子浩浩蕩蕩往景仁宮方向而來,接到消息的蘇蘭芷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