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散文 (6)(2 / 3)

回頭上了頭等車,坐在皮椅上嚷累叫熱,又是一瓶兩瓶的冰水,還怪嫌車裏不安電扇;同時前麵火車頭裏的司機的加煤的,在一百四五十度的高溫裏笑他們的笑,談他們的談……

田裏刈麥的農夫拱著棕黑色的裸背在工作,從早起已經做了八九時的工,熱烈的陽光在他們的皮上像在打出火星來似的,但他們卻不曾嚷腰酸、叫頭痛……

我們不敢否認人是萬物之靈;我們卻能斷定人是萬物之淫;什麼是現代的文明;隻是一個淫的現象。

淫的代價是活力之腐敗與人道之醜化。

前麵是什麼,沒有別的,隻是一張黑沉沉的大口,在我們運定的道上張開等著,時候到了把我們整個的吞了下去完事!

美文解讀

徐誌摩的自然審美主義追求,在他的許多作品,尤其是描寫和歌頌自然之美的詩文中都有充分的體現。本文則是從描寫生活細節出發,從批判“文明人”的角度入手,充分表達了其自然審美觀念的另一側麵——對現代文明背棄自然美的批判。在理解徐誌摩的這一美學哲學觀念時需要注意,徐誌摩本身並不反對進步,這在他一係列描寫歐遊經曆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相較於當時中國現狀而言的歐洲先進文明是充分肯定的。徐誌摩所反對的,乃是現代文明對自然和人性之美的侵蝕和玷汙。不論是自然美的慘遭破壞,(如《醜西湖》一文)還是人的自然美的退化,都是徐誌摩自然主義審美觀下批判的對象。

想飛

閱讀指導

飛翔的夢想,是一種根植在人類精神深處的共同夢想,也是眾多文學藝術作品表現的精神對象。富有詩意氣質的徐誌摩,自然也不會錯過這一母題。本文從作者對生活近景的描寫起筆,詩意的思緒由近及遠,逐漸上升至人類曆史與精神的高度,完成了一次奇異的精神旅行,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篇美文。

假如這時候窗子外有雪——街上,城牆上,屋脊上,都是雪,胡同口一家屋簷下偎著一個戴黑兜帽的巡警,半攏著睡眼,看棉團似的雪花在半空中跳著玩……假如這夜是一個深極了的啊,不是壁上掛鍾的時針指示給我們看的深夜,這深就比是一個山洞的深,一個往下鑽螺旋形的山洞的深……

假如我能有這樣一個深夜,它那無底的陰森撚起我遍體的毫管;再能有窗子外不住往下篩的雪,篩淡了遠近間颺動的市謠;篩泯了在泥道上掙紮的車輪;篩滅了腦殼中不妥協的潛流……

我要那深,我要那靜。那在樹蔭濃密處躲著的夜鷹,輕易不敢在天光還在照亮時出來睜眼。思想:它也得等。

青天裏有一點子黑的。正衝著太陽耀眼,望不真,你把手遮著眼,對著那兩株樹縫裏瞧,黑的,有榧子來大,不,有桃子來大——嘿,又移著往西了!

我們吃了中飯出來到海邊去。(這是英國康槐爾極南的一角,三麵是大西洋)勗麗麗的叫響從我們的腳底下勻勻的往上顫,齊著腰,到了肩高,過了頭頂,高入了雲,高出了雲。啊!你能不能把一種急震的樂音想象成一陣光明的細雨,從藍天裏衝著這平鋪著青綠的地麵不住的下?不,那雨點都是跳舞的小腳,安琪兒的。雲雀們也吃過了飯,離開了它們卑微的地巢飛往高處做工去。上帝給它們的工作,替上帝做的工作。瞧著,這兒一隻,那邊又起了兩!一起就衝著天頂飛,小翅膀活動的多快活,圓圓的,不躊躇的飛,——它們就認識青天。一起就開口唱,小嗓子活動的多快活,一顆顆小精圓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們讚美的是青天。瞧著,這飛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頂著無底的天頂細細的搖,——這全看不見了,影子都沒了!但這光明的細雨還是不住的下著……

飛。“其翼若垂天之雲……背負蒼天,而莫之夭閼者”;那不容易見著。我們鎮上東關廂外有一座黃泥山,山頂上有一座七層的塔,塔尖頂著天。塔院裏常常打鍾,鍾聲響動時,那在太陽西曬的時候多,一枝豔豔的大紅花貼在西山的鬢邊回照著塔山上的雲彩,——鍾聲響動時,繞著塔頂尖,摩著塔頂天,穿著塔頂雲,有一隻兩隻,有時三隻四隻有時五隻六隻蜷著爪往地麵瞧的“餓老鷹”,撐開了它們灰蒼蒼的大翅膀沒掛戀似的在盤旋,在半空中浮著,在晚風中泅著,仿佛是按著塔院鍾的波蕩來練習圓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時的“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