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按兵不動(1 / 3)

浮華背後,總是或多或少地掩藏著某些罪惡。

大富大貴之下,往往有著眾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因此,也許在大多數人的思維裏,讓堂堂一位公主去找盜屍的人手,是一件不可思議而又不可能達成的事,但事實上,這種事情對璟鸞而言,不過意味著一句話、一個指令,甚至一個暗示而已。

隻是她的動作未免也太快了一點,翌日午後,一切事宜便已全部安排妥當了。

消息傳來,璟鸞在第一時間通知了沈迦藍,本以為他當夜便會命人盜屍,第二天便會著手驗屍,豈料他隻是淡淡說了聲“知道了”,便絕口不再提此事,一連多日,每天除了替定南王妃行針之外,不是在園子裏閑逛,便是閉門睡大覺,有時甚至睡到日上三竿才起,一副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模樣。

在這幾天裏,王府中雖然不曾發生什麼大事,但種種流言蜚語依然在下人中間傳播著,而且幾乎每隔一夜都會增加新的談資,如“昨夜某某巡夜至花園時,看見一個無頭女鬼的身影飄來蕩去;某某起夜時,旁邊廁位明明沒人,卻聽見有人喊他的名字”等等……

所幸那“鬼”雖鬧得凶,卻好像並沒有傷人之意,每次出現都隻是弄出點怪影怪聲罷了。

璟鸞一方麵慶幸著事態並未擴大惡化,一方麵又擔心夜長夢多,繼續這樣下去,早晚會出大事。

此刻她已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沈迦藍身上,一心期盼著他能盡快展開調查,以早日揭示事件真相,誰知他卻遲遲沒有作為,心下著實不勝焦急。

然而她為人素來喜怒不形於色,心中再急再疑,也斷不會去質問沈迦藍,隻一天三四次地派人前往風聆苑打探情況,沉住氣靜觀其變。

相比起來,萬俟菀反倒成了三人中最忙最累的那一個。

首先,她要看書——在看完了《洗冤集錄》後,她又命人找來了《結案式》、《內恕錄》、《折獄龜鑒》等與刑獄斷案相關的著作,每天白天足不出戶地仔細研讀,其認真專心的程度,即便是當初那段苦心鑽研醫術的日子亦不可比。

她之為人素來如此,天大地大也大不過“我喜歡”三個字。

既然她是真的喜歡上了刑法勘驗這門比醫毒二術更嚴謹有序,也更有趣的學術,那麼,就算她是被沈迦藍“騙”入門的又如何?

她才不會為了跟他賭氣而放棄這個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多彩的全新世界呢!

當然了,生活對萬俟菀而言,永遠不可能隻是一幅靜態的圖畫,尤其是她正待在一個鬧鬼的地方時,不做點什麼,怎麼對得起自己?

於是,白天是看書時間,是“靜”的,到了晚上,她就該“動”了——她要捉鬼!

當然,她不是道士,也不是法師,灑雞血燒符咒那一套,她一概不會,所以對她來說,所謂的“捉鬼”其實就是三更半夜不老實待在床上睡覺,非要在黑燈瞎火的園子裏四處遊蕩。

因為不想讓義母知道了替她懸心,所以她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的打算,等下人們都睡下了才悄悄地溜了出去,路上兩次遇上巡夜的也都著意避開了。

就這樣,在最初的興奮和新鮮感漸漸如潮水般退卻之後,她很快就發現這件事似乎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有趣。尤其是,天這麼黑,霧這麼重,風這麼冷,四周這麼安靜……這一切本已令她覺得自己的心好像有點發虛了,更別提她冷不丁一回頭,竟發現霧氣中仿佛有一抹黑影遠遠地綴在自己身後了。

老實說,她簡直嚇得都快暈了過去!

然而……但是……

還沒等她真的暈過去,月亮遽然鑽出雲層,濃霧倏地變淡,那抹人影也隨之由黑色變成了——藍色。

很久以後,萬俟菀回想起那一夜,回想起那一抹藍色撞入自己眼簾的瞬間,終於明白為什麼在後來那麼漫長的歲月裏,每當她感到不安、困惑、傷心、沮喪時,她就會下意識地昂首仰望蒼穹,因為那裏有他的顏色,而那顏色,讓她安心,讓她溫暖,讓她堅強,讓她永不孤獨。

她不是一個人,他跟著她、陪著她呢!

這一發現對萬俟菀而言,不啻於一下子喝光了十壇老酒,她隻覺自己底氣也足了,膽色也壯了,勁頭也大了,本來都準備打道回府了,現下至少還要再遊蕩兩個時辰才心滿意足。

憑沈迦藍對她的了解,當然知道阻攔是沒有用的,因此也不來勸,隻遠遠地跟著她,以策周全……幾天下來,鬼是一隻也沒捉到,兩人的臉色倒是因為晝伏夜出而雙雙變得比真的鬼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