郈成子為魯聘於晉,過衛,右宰穀臣止而觴之。陳樂而不樂,酒酣而送之以璧。顧反,過而弗辭。其仆曰:“向者右宰穀臣之觴吾子也甚歡,今侯渫過而弗辭?”郈成子曰:“夫止而觴我,與我歡也。陳樂而不樂,告我憂也。酒酣而送我以璧,寄之我也。若由是觀之,衛其有亂乎!”倍衛三十裏,聞寧喜之難作,右宰穀臣死之,還車而臨,三舉而歸。至,使人迎其妻子,隔宅而異之,分祿而食之。其子長而反其璧。孔子聞之,曰:“夫智可以微謀、仁可以托財者,其郈成子之謂乎!”郈成子之觀右宰穀臣也,深矣妙矣。不觀其事而觀其誌,可謂能觀人矣。
【譯文】
郈成子為魯國去問候晉國。經過衛國時,右宰穀臣請他停留並用酒食款待他,擺出樂器演奏,但樂曲並不歡快,酒喝到痛快之時,以璧玉送成子,郈成子返回時,經過衛國,但不去辭別,其仆從說:“先前右宰穀臣請您宴飲時感情很歡洽,如今重過衛地,為何不去告辭呢?” 郈成子說:“他留我並宴請我,是希望與我歡樂;擺設樂器演奏樂曲並不快樂,是告訴我他有憂愁之事;飲酒到痛快時以璧玉送我,是寄存在我處啊。如從這事來看,衛國大概將有災難吧?”離開衛國三十裏後,就聽到甯喜之難發生,右宰穀臣被殺。郈成子調轉車子返回去哭悼,哭了三次然後才回國。到魯國後,派人去衛國迎接右宰穀臣的妻子和孩子到魯國,把自己住宅分隔開來,讓給他們母子住,並分出自己的俸祿來養活他們。穀臣的兒子長大後,郈成子把原收下的璧玉歸還他。孔子聽到此事後說:“論智慧可以通過隱微的方式與他謀劃,論仁德可以把財產托付給他,這大概指的就是郈成子吧!” 郈成子觀察右宰穀臣,可以說很深人精妙了,不僅僅觀察其事而是通過其事來觀察其思想,可以說是能觀察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