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臨床表現:
1.急性中毒:
(1)輕度中毒:頭痛、頭暈、嗜睡、血HbCO濃度10%~30%。
(2)中度中毒:淺昏迷、血濃度30%~50%。
(3)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種反射消失、血HbCO濃度>50%。
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遲發腦病:意識障礙恢複後,經2~60天的“假愈期”,可出現下列表現之一。
(1)精神意識障礙:癡呆狀態、譫妄狀態。
(2)錐體外係神經障礙:震顫麻痹綜合征。
(3)錐體係神經損害:偏癱等。
(4)大腦皮層局灶性功能障礙:如失語、失明、繼發癲癇等。
(五)實驗室檢查:
1.血液HbCO濃度、血生化。
2.腦CT2。
(六)診斷和鑒別診斷:
1.診斷依據:
(1)一氧化碳接觸史。
(2)症狀。
(3)HbCO測定。
2.鑒別診斷:主要是頭痛和昏迷的鑒別診斷。
(1)頭痛的鑒別:
1)顱內病變:腦膜炎、顱內出血及占位可有頭痛,但無CO接觸史,並有定位體征,腦CT也可鑒別。
2)顱外病變:三叉神經痛及青光眼等。
3)全身性疾病:上感、傷寒也可有明顯頭痛,但均有明顯的全身症狀,易於鑒別。
(2)昏迷的鑒別:
1)腦血管意外:多為老年,無CO接觸史,HbCO(一),必要時腦CT檢查。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查血糖升高、尿酮體(十)、HbC0(一)
3)其它中毒引起的昏迷:毒物接觸史、HbCO(―)。
(七)治療:
1.脫離接觸。
1.糾正缺氧:特別強調早期氧療的重要性。
(1)吸入新鮮空氣:CO由HbCO釋放出半量約需4小時。
(2)吸入純氧:CO由HbCO釋放出半量僅需30~40分
(3)高壓氧氣療法:CO由HbCO釋放出半量僅需20分鍾,從而加速血液中HbCO解離,增加CO排出,提高動脈氧分壓,迅速糾正組織缺氧。
3.防治腦水腫:重度中毒者,腦水腫24~48小時發展至高峰,應盡早用20%甘露醇靜脈快速滴注以防腦水腫。
4.降溫療法:高熱者應降溫、保護腦功能。
5.促腦細胞代謝:應用能量合劑:三磷酸腺苷、輔酶A、細胞色素C、維生素C。
6.防治並發症及後發症:昏迷護理、呼吸道通暢、控製感染、加強營養。
(八)預後。
(九)預防。
三、實習方法:
(一)典型病人及臨床資料準備:
1.典型急性CO中毒病人1例。
2.準備以下資料:
(1)HbCO定性。
(2)血糖、血生化、血氣分析。
(3)腦CT。
其它毒物定性或定量測定。
(二)問診及體檢重點:
1.問診重點:發病現場有無CO濃度增高的因素存在,既往有無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史,有無服安眠藥等毒物史。
2.查體重點:
(1)意識、定向力。
(2)皮膚粘膜顏色、濕度。
(3)瞳孔大小及反射。
(4)神經係統檢查:各種深淺反射。
(三)討論的主要程序:
1.診斷:
(1)診斷依據:CO接觸史,頭痛、頭暈、昏迷等症狀,測定。
(2)鑒別診斷:
1)頭痛的鑒別:腦膜炎、顱內出血、青光眼、傷寒、上感等。
2)昏迷的鑒別:腦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其它中毒引起的昏迷。
2.治療:
(1)脫離接觸。
(2)糾正缺氧:吸人新鮮空氣,純氧或高壓氧療法。
(3)防治腦水腫。
(4)降溫療法。
(5)促腦細胞代謝:能量合劑。
(6)防治並發症及後發症。
四、思考題:
(一)急性CO中毒的發病機理。
(二)急性CO中毒的臨床表現及分級。
(三)急性CO中毒昏迷恢複後可出現哪些表現。
(四)急性CO中毒的搶救要點。
五、寫出實習報告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