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卷(2 / 3)

許龍等後二日至,知兵已敗,奔回;達素率殘兵奔回福州,自殺。

冬、十月,監國魯王殂於金門。

辛醜、十八年(明永曆十五年)春、正月,帝崩,太子即位。

明主在緬甸。

三月,成功興師攻台灣。

台灣,在東南海中,綿亙數千裏,土番雜處。明天啟末,紅夷據其地築城,一曰赤嵌、一曰王城;與中國、日本、廣南貿易。以夷長揆一鎮之,立法甚嚴,土番皆聽約束,曆三十餘年無敢犯者。至是,成功以世祖新崩未暇征戰,遂決意取之。諸將鹹有難色;通事何斌進曰:‘台灣沃野千裏,四通外洋,橫絕大海,足與中國抗衡。土番受紅夷欺淩,每欲反噬;以天威臨之,如猛虎逐群羊也。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餉兵,進戰退守,無逾於此’!且陳可取情狀甚悉;協理戎政楊朝棟亦主取之。成功悅,以忠振伯洪旭、前提督黃廷居守思明州,戶官鄭泰居守金門,自率文武官、親軍、武衛前進。

夏、四月,成功入台灣。

成功舟次澎湖,下令曰:‘視吾鷁首所向’!至鹿耳門,水驟漲丈餘,大小戰船銜尾而進,縱橫無礙。紅夷大驚,以為自天而下;成功以手加額曰:‘此天所以哀吾而不委之壑也!天憐孤臣,有寧宇矣’。引兵登岸,先取赤嵌。紅夷敗,退保王城;酋長揆一死守不下,乃列營環圍以迫之,俟其自降。

六月,明銅山守將蔡祿、郭義叛來降,忠匡伯張進自焚死。

進守銅山,恩威並著。蔡祿、郭義畏往台灣,據城以叛;脅進前行,進不從。曰:‘吾守土而已’!密置火藥署中,欲俟祿等前來焚之;祿等偵知,不赴;使人促行,進遂舉火,合室自焚。清兵入據銅城,忠勇侯陳霸與洪旭統水師複之。報至,成功感歎,命厚恤其家;使總監營翁天佑守其地。是役也,原任思明州知州薛聯桂亦同蔡祿等降,詔封授為江西督糧道。

秋、八月,紅夷率甲板及成功戰,成功擊敗之。

紅夷先以甲板接戰,陳澤、陳廣等攻之,沉其〔頭〕〈舟宗〉、焚其次〈舟宗〉。至是,複會甲板至,令陳澤督水師擊之,獲其巨艦二隻並小艇諸船。自是,甲板不敢複出。

冬、十月,棄同安侯鄭芝龍於市。

初,芝龍在京屢以書諭成功就撫,不則恐見誅戮。成功複書有雲:‘兒昔者再三苦諫而吾父不聽,今事已差池,言之何益!設有不幸,兒當縞素複仇以結忠孝之局而已’!然世祖亦不之罪也。至是世祖崩,執政者與芝龍有隙,遂促殺之;以十月初三日斬於燕京之柴市,子孫在京者皆與焉。

遷界,徙沿海居民於內地。

閩海以成功故,曆年用兵,捐師縻餉。蘇納海議曰:‘蕞爾兩島得遂猖獗者,實恃沿海居民交通接濟。令將山東、江、浙、閩、廣海濱居民盡遷於內地,設界防守,片板不許下水、粒貨不許越疆,則海上食盡,鳥獸散矣’。從之;於是分遣滿員督遷各省。

十二月,紅夷酋長揆一降於成功;成功縱其歸國,台灣平。

成功督攻王城,平其炮台;揆一乞降,許之。凡珍寶、輜重,聽其搬回本國。

揆一泣謝,率殘兵五百餘名歸荷蘭。

壬寅、康熙元年(明永曆十六年)〔春〕、二月,成功開創台灣府縣。

台灣既平,成功改為安平鎮,赤嵌城為承天府;設縣二:曰天興、曰萬年,總號東都。成功聞遷界,憮然曰:‘舉五省數萬裏魚鹽之地無故而棄之,塗炭生民,豈得計哉!清之技亦窮矣。吾養兵蓄銳,天下事未可知也’!於是辟草萊、興屯聚、嚴法令,犯者雖親不貸;或諫以用法宜稍寬,成功曰:‘子產治鄭、孔明治蜀,皆以嚴從事。況立國之初,不加一番整頓,則流弊不可勝言矣’!眾皆拜服。

三月,成功遣周全斌擊陳霸於南澳。

霸封忠勇侯,精悍雄壯,守南澳近二十年,許龍、蘇利(原文為和)不敢犯,畏之如虎;但性傲,人多忌之。至是為飛語所中,成功命全斌攻之。霸倉卒不能自明,又不敢迎戰,乃舉家入粵投誠;封為慕化伯。

夏、四月,成功遣官至思明州殺其子經及其妻董氏,不果。

成功治家嚴肅。世子經居思明州,與乳媼通,生子;成功聞之大怒,命黃昱至島,諭鄭泰監殺世子經及經母夫人董氏,以教子不嚴也。諸部大驚,忠振伯洪旭不肯用命。

五月庚辰,明招討大將軍延平王晉封潮王國姓成功殂於東都。

五月朔,成功感冒風寒;文武官入謁,尚坐胡床談論,人莫知其病。及疾革,都督洪秉誠調藥以進,成功投之於地;歎曰:‘自國家飄零以來,枕戈泣血十有七年,進退無據,罪案日增;今又屏跡遐荒,遽捐人世: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於此極也’!頓足撫膺,大呼而殂。時年三十有九,為五月八日也。初,成功倡義時,無兵將、又無糧餉,徒以忠貞自矢,眾遂日附。治軍嚴整,臨陣身先士卒,賞罰必信。北將或歸,推心置腹,故一時智勇鹹效死樂為之用。雖位極人臣,猶以未能恢複境土為恨,終其世不敢稱王。將卒之年,遙傳明主遇害,有勸其改年者;答曰:‘皇上西狩,存亡未卜,何忍改年’!終身奉尊正朔,以兩島抗天下全力,威振海內,從古未有也。

六月,明賞勳司蔡政奉潮王冠袍至思明州,請世子經發喪嗣位。

成功之弟世襲護理大將軍印,以經得罪於父,陰謀自立。蔡政抗聲折以大義;乃奉成功所遺冠袍赴廈門,請經發喪嗣位,文移稱“嗣封世子”。以周全斌為五軍都督、陳永華為諮議參軍、馮錫範(澄世之子)為侍衛。

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遣官至思明州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