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兒貧血的自然療法
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一種綜合征,其中營養性貧血則多見於6至24個月齡的小兒。醫學研究發現,貧血不僅影響小兒骨骼、肌肉及大腦神經發育,也常常是一些病毒或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誘因。
營養性貧血一般表現為皮膚和粘膜蒼白,病程長的可出現疲倦乏力、生長發育遲緩、毛發幹燥。由於貧血導致腦組織缺氧和神經細胞代謝障礙,常見精神不振、嗜睡、煩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減退、對周圍環境反應力差。此外,消化功能減退、食欲不振也是小兒貧血的常見病狀。
臨床上詳細詢問患兒的飲食情況,對於診斷營養性貧血很有意義。如缺鐵性貧血多見於人工喂養又未及時添加輔食的小兒;而營養性紅細胞貧血則多見於單純母乳喂養且母親為素食者,或是單純羊乳喂養的孩子。較大兒童的營養性貧血多有偏食或長年素食史。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營養性貧血一般與鐵和維生素812或葉酸缺乏密切相關。據國外最新醫學資料顯示,小兒營養性貧血還與維生素缺乏有關。研究表明,維生素八與鐵代謝之間相互影響,鐵的缺乏經常和維生素缺乏同時存在。
英國醫學博士梅佳等人曾在貧血兒童中進行了一項營養補充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補充患兒的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清鐵和維甲醇水平均有顯著升高,而維生素加鐵劑補充的效果比單用維生素八或鐵劑補充的兩組更甚。同時發現,兒童食用維生素六強化味精補充的食品後,紅血球普遍增高。一組患結膜幹燥症的學齡兒童口服大劑量維生素八兩周後,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清鐵和維甲醇水平以及轉鐵蛋白飽和度均有明顯增加。
綜上所述,小兒添加食品及哺乳母親的膳食宜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注意讓孩子攝取含鐵豐富的食物,並要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富鐵的營養食品有動物肝髒、血、肉末、紫菜、發菜、黑木耳、黑芝麻等等。維生素豐富的果蔬有獼猴桃、柑桔、鮮棗、沙棘、草莓、花椰菜、薺菜等。
2.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812的食物。人體維生素氏2的主要來源是動物食品,如肉類、肝、腎含量較多,而奶、蛋類含量較少。另外,豆豉、腐乳中維生素812較為豐富。人每日需維生素812為1微克。
3.增加葉酸攝取。一個人每日所需葉酸為20至50微克。多種植物的綠葉都能合成葉酸,如菠菜、萵苣、甘藍、扁豆及各種瓜果都富含葉酸。動物肝、腎、蛋黃、人乳、牛乳中含量亦很豐富。
4.注意適量添加維生素八或胡蘿卜素豐富的食物,如魚類、乳酪、肝、禽蛋、菠菜、大白菜、枸杞、甘薯葉、胡蘿卜、韭菜、金針菜等。
二、小兒咳嗽食療方八則
小兒咳嗽,尤其是4歲以下的小兒,由於形氣未充,肌膚柔弱,如不及時治療,往往會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為此,在就醫診治的同時,可采用食療法,既利於吸取營養,又能起到治病的作用。
小兒咳嗽,一般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為風寒咳嗽,一為風熱咳嗽。前者較為頻繁,有白色泡沫如痰狀,一般怕冷,無汗,發熱、流鼻涕、舌苔薄白、脈象浮緊等。後者咳嗽不爽,痰色黃而粘稠、發熱咽痛、鼻流涕,舌苔薄黃、脈象浮數等。實踐證明:治療小兒咳嗽應以化痰為主,不可過早應用潤肺止咳藥,如冰糖梨湯、枇杷膏等,以免痰濁留戀氣道,導致肺氣閉塞,進而出現氣管炎、肺炎等後遺症。現介紹幾則簡便易行的食療方,供選用。
白蘿卜籽散:取白蘿卜適量,細末,每服2克至5克,日2次,用米湯加煉蜜調勻裝入奶瓶內,讓小孩自服,1日見效。古代醫家朱震亨雲:白蘿卜能治咽炎有推牆倒壁之功。
蘿卜飴糖飲:取蘿卜500克洗淨,連皮切成薄片,放入大碗內,加飴糖200毫升拌勻,浸漬一夜,等全溶化成水眼用,每服15至30毫升,日3次,2日則愈。
秋梨白藕汁:取秋梨適量,洗淨去皮及心,再取等量的白藕去節洗淨,均切碎,用潔淨的紗布絞汁代茶飲,2日見效。
青果水糖茶:取青果4枚洗淨、劈開,入冰糖15克,加清水適量,煎煮至出味為止,裝入奶瓶,可1次服完或多次服用,一般1日見效。
絲瓜花蜜飲:取潔淨的絲瓜花10克,放入茶杯內,用滾開水衝泡,並加蓋溫浸70分鍾,再加入煉蜜適量,趁熱1次服,日3次見效。
鮮薑代糖飲:取鮮生薑10克洗淨、切絲,放入瓷杯內、用滾開水衝泡,加蓋10分鍾,再加入適量的飴糖,稍冷後代茶飲或裝入奶瓶內自由吸取,1日見效。
冬瓜子紅糖醬:取冬瓜子5至15克,洗淨、炕脆、過細蘿、再裝入口袋內紮緊,入鍋內加紅糖和水適量,煮為濃液,待冷後裝入奶瓶,分2至3次1日服完見效。
花生米燉冰糖:取花生米10至30克,加冰糖和清水適量,用文火煨至花生米極爛,讓小兒吃花生米飲湯,1天內分2至3次服完,連服2日則愈。此方對3周歲以上的小孩較為適用。
三、酒菜魚肉治瘧疾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蚊子傳播的寄生蟲病。主要用氯喹等藥物治療,酒菜魚肉食療亦可作藥物治療的輔助療法。
酒白酒適量,蜂蜜50克。在瘧疾發作前1小時內同飲下,主要治寒性瘧疾;或每次以橘皮10克浸酒服;或用蔬菜根200克,水煎衝酒、瘧疾發作前服,或以獨頭蒜6枚,配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