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回 燕草如碧(2 / 3)

童貫內心也瞧不起王洧這般小人,隻是不顯於顏色,見他與人鬥口,也全然不予理會,隻道:“宋先鋒,某也省得你有為國效力之心,怎奈軍法不容情。如即論軍法,你必定不服。愚意不若馳書東京,懇請聖上定奪。”童貫亦知尚無鐵證,無法定罪,心想就此搬出天子將他一軍,看他怎地說。

果然,宋江沉默片刻,道:“宋江之忠,天地可鑒。宣撫使大人若不信,可將某一人囚禁,以觀後效。”盧俊義、吳用、阮小七大驚。

王洧滿心喜悅溢於言表,嘴角牽動,微微陰笑,下頦一場,幸災樂禍地道:“宋江,要治你罪了。”盧俊義心想軍中豈能一日無主,遂凜然道:“目今正當用人之際,宋先鋒還須治軍。盧某願代為受過!”趙良嗣、辛興宗聞言一齊眼望童貫。王洧眉花眼笑,半俯著身子,口中的氣都要呼到宋江頭上,道:“宋先鋒,你自詡為人仗義,怎地此時恁地不濟?”

吳用此來本要回護宋江,一見童貫等人已事先布好了口袋陣,徒說無益,是以一言不發。此時見童貫沉默,也挺身道:“某願與盧先鋒一道!”宋、盧又是一驚。童貫微笑,起身道:“本官不願循私,然則一為社稷著想,二則念諸位義氣深重,就依二位所言!”王洧昂然起立,呼兵喚卒,拿下盧俊義、吳用,見盧俊義虎目如炬,不敢冒犯,繞至吳用身後吆五喝六,押他前行。當晚二人鋃鐺入獄。

且說耶律大石遣龍骨兒刺童之後,繼續在涿州新城縣厲兵秣馬。

這日,新城近郊,廣袤的平疇碧綠深遠,低矮的山陵在平原起伏,白楊的樹梢層層疊疊,遠近高低勾勒出原野之美。小河蜿蜒,野花點點,林木掩映著幾條小道。但聞蹄聲隆隆,人喊馬嘶,一支遼軍在此處奔突射獵。

時近正午,幾名將官尋著倚山蔭涼之處,摘盔解甲,燃起火堆,將獵來的野兔、野雞烤著吃,還拿出蜜漬山果,仰首就著酒袋痛飲。

忽然,小校跑步來報,拴在不遠處的一小群馬被野鹿驚散,竄入密林。大夥吃一驚,齊要起身,一個喚作蕭棠魯的將官揮手示意不必,遂獨自騎馬去追。轉過一個山嘴,見眾軍卒撇下射殺的水鹿、野雉,騎著馬慌慌張張在叢林裏亂竄搜尋。一個小卒說,本是十幾匹將官的坐騎閑放著啃草,林中幾隻雄鹿被兵卒驅趕,挺著犄角撞進馬群,那馬未與主人在一處,膽氣便小了幾分,立即失驚奔逃。言訖向遠處一指。

蕭棠魯順指看去,見遠處多荊棘,便心憂馬匹受傷。那馬多良駿,其中更有耶律大石所乘之馬,為大石從上京帶來,日行千裏,踐地絕塵,喚作“龍子”,大石頗愛重。今日大石見天空萬裏無雲,托蕭棠魯等人將其牽去郊外水草豐美之處放喂。倘若“龍子”丟失,定是不小的罪責。

當下蕭棠魯帶兵搜遍了附近田野、村莊,雖零星地找回幾匹,但“龍子”始終不見蹤影。蕭棠魯十分沮喪,意欲張貼告示曉諭百姓協助尋馬,又恐失馬之罪愈加昭彰,躊躕了一晚。翌日一早,草草寫了告示,派人在市巷、村莊間張貼。

隅中時分便有人聲稱來獻失馬,蕭棠魯奔出軍帳,但見一匹馬站立庭院當中,高頭闊脊,銀蹄踏煙,渾身雪練也似毛片白光粼粼,不是“龍子”又是哪個?湊近些看,又見四肢、肚腹、後臀等處裹著白布,散發著淡淡的草藥味。小校正在旁邊和一個漢子說話,見到蕭棠魯,將那漢子領來,示意他行禮。

那漢子恭敬地唱個喏,用契丹話說道:“昨夜小可初見此馬在樹叢裏顛撲,樣子疲憊,像是生了病,皮毛被刺破了好幾處,汙血淋漓,叫喚得可憐,小可砍開枝葉將其救出,又鬥膽敷些治創草藥,放在自家馬廄裏將養。見它極雄駿,料是貴人坐騎,便好生伺候。今早見到布告,不敢耽擱,當即送來。”這時幾個軍漢引著鄉黨又牽了五七匹馬入來,都是圍獵時驚散的馬。那龍子見到蕭棠魯等人,俯首“噅噅”輕輕打個響鼻,湊過來以額頭蹭蹭幾人身子,以示親昵。

蕭棠魯心中懸著的大石登時落地,便要發令賞賜,近前一看,見此獻馬之人黃發短須,身軀魁梧,頗有北人之偉岸儀表,先有三分喜歡,問道:“小哥姓甚名誰,何處居住?”

那人道:“小可欒景,祖籍涿州,家住新城縣城外欒村,販馬為生。”蕭棠魯讚許道:“難怪馬匹安好,又洗刷得幹淨。”略頓,問道:“可有家小?”欒景道:“家境貧寒,未曾有。”欒景契丹話說得純熟,言辭幹脆,對答如流,蕭棠魯微微點頭,道:“軍中缺一名養馬職司,你倒合適,願做此差事否?”欒景一怔,大喜道:“草民感激石烈司提攜,願為大人出力。”蕭棠魯眉開眼笑,道:“如此,明日再來,往西院廂房虞候處籍錄花名,寫文書契約,領個腰牌。”欒景拜謝。

次日欒景如約而來。他熱情、乖覺、機警、勤快,見人便喚“阿哥”,又出錢相請馬夫和仆役小酌、賭錢,說是初來乍到,煩請關照,還把半夜裏起床添草料的活計攬了。隻兩日便與眾人混得廝熟。

這一夜,一彎慘白的下弦月似鉤弋低懸天際,白晝的熏風似已吹累,分毫未現,一片呱呱蛙聲自遠方傳來。欒景伏在簷下,側耳傾聽四際無人,走出庭院,大寬轉地踅過演武場,來至軍馬廄,輕輕躥入。甫料剛轉過廄門,迎麵撞見兩員軍官。此二人是軍中兩個百夫長,今晚巡夜,喚作阿魯帶、那也,好賭、酗酒,時常幹些欺壓良善的下作勾當,恨不得從鶴膝似的百姓身上剔些精肉下來,頗有惡名。故欒景認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