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中縣橫掃“歐洲五斧騎士”(3 / 3)

王彥章說:“那些人都說西域話,李存孝不懂西域話,能了解什麼?”

朱元璋說:“這個問題確實沒打聽清楚。”

王彥章說:“往下說,李存孝還有哪些武功戰績?”

朱元璋說:“雲中之戰後,李存孝潞州活捉鄧季荺、長子縣活捉孫揆韓歸範,讓晉王的江山徹底穩固了。然後就是黃巢作亂,李克用勤王。李存孝河中府夾死孟絕海、智取函穀關,潼關秒殺黃巢手下號稱“殘骨四獸”的少壯將軍田彪、魏虎、趙受、黃豹,然後火燒長安永豐糧倉,長安城箭射黃巢紫金平天冠,又在追殺過程中斬殺黃巢上將百員、健將千員,俘獲降兵四十萬,迫使黃巢退出長安城,一路追殺到兗州落菊寺,逼死黃巢和尚讓。大小近百戰,所戰必勝。徹底打敗、剿滅了黃巢部隊,李存孝居功至偉,戰功第一。人們傳說的都是真事。”

王彥章說:“李存孝隻帶領十幾個人去攻打長安城也有點太狂妄了吧,就沒別的原因?”

朱元璋說:“沒聽說有別的原因,反正人們就是這樣說。”

王彥章說:“你接著說吧。”

朱元璋說:“黃巢兵敗被殺後,唐僖宗從四川回歸長安,就是李存孝前去接駕,沿途又斬殺黃巢餘將二十八員,俘獲降兵十六萬,都是唐僖宗親眼看見的,於是,回到長安後直接就封賞李存孝為大唐護國勇南公之職,並把蔚州一帶的安邊縣、飛狐縣、靈丘縣三縣作為封地。但李存孝隻要了他家鄉飛狐縣一個縣作為封地。李存孝是晉王的大將,因為李存孝立了大功,此外,又另賜了並、沁、遼、朔四州之地給晉王李克用。大唐玄宗以來,以軍功被封賞為公爵的,除了郭子儀就隻隻有李存孝一人。不過,我懷疑是唐僖宗想分化晉王李克用的勢力,想特別拉籠李存孝。”

朱元璋說:“這次勤王,靠李存孝之力,晉王李克用功勞最大,所得最多,風頭也是最勁,一改以前晉、梁爭霸居下風的局麵,風頭一時居於各藩鎮之首。”

朱元璋說完,王彥章當時沒說什麼,沉默了一會才說:“這麼說,李存孝確實是了不起的天下第一,而且比那些天下第二也強出太多。”

朱元璋說:“我的武功粗淺,雖不懂至高武功,但憑人們傳說,也大致可以這樣認為。”

朱元璋說:“許多練武人大多沒文化、見識少、境界低,在本地贏個三場五場的就敢號稱武功第一,一些州縣的練武人贏個十場八場的就敢稱天下第一,想想也很是可笑。尋常比武畢竟不是戰場上的生死相搏,輸贏不說,雙方都留有餘地,遠遠算不上真刀真槍的搏鬥。戰場上就不一樣了,每一次都是性命賭博,誰都必須拿出全部實力。”

朱元璋說:“從李存孝的經曆看,他先後殺死和活捉了近百名名震天下的英雄高手,單獨看這些人,沒遇到李存孝之前,他們都是百戰百勝的英雄豪傑,自稱天下第一也能被許多人認可。可是他們在李存孝麵前,從來沒超過兩個回合就被秒殺或活捉,可見李存孝的武功比所有人都高出太多。”

孫介石說:“這此天,一直研究、了解李存孝,你和專諸的情報都很細致、真實,使我們對李存孝有了大致的認識。本來,李存孝和我們淤泥島沒有關係,可大當家的要去投軍梁王,這就和我們有了關係。誰都知道,梁王和晉王是藩鎮中最大的兩個勢力,又是爭奪大唐天下的死對頭。大當家的出山,短期就會成為梁王最重要的將領,肯定與晉王發生戰爭,也就不能不遇到李存孝。遇到李存孝,沒必勝的把握不行,一旦敗了,天下第一的名聲沒有了不說,更會使我們淤泥島失去武力保障。咱們不能打無把握之仗。”

王彥章說:“對李存孝了解越多,我越是沒有把握了。以前吧,我是信心滿滿的,要去爭天下第一,要去找李存孝比試。現在,個人雄心沒了,隻有對淤泥島的責任,與李存孝一戰在所難免。”

孫介石說:“大當家的思想又在進步了。練武之人的個人雄心和野心往往成不了什麼大事,個體的影響力畢竟很小的。戰鬥也罷,戰爭也罷,都不是個人私事,你有了責任感,再思考問題就不一樣了,不是簡單的輸贏勝負和成敗得失,而是在這之上的全麵的綜合的考量。”

王彥章說:“其實,一個國家和區域,沒有統一的武功考試,就沒有什麼天下第一。如果科舉考試的曆代武狀元、榜眼、探花與現役將軍們以及武林一流高手們來一場統一的比試,這個第一名也許能稱得起武功天下第一。”

孫介石說:“天下第一是個虛號,是不懂武功的好事者或者初通武功的人們相互吹捧出來的。武功圈裏高手們的認定也許更有權威性。”

王彥章說:“你這個說法很對,被李存孝秒殺或活捉的近百名號稱天下第一的武功高手們,真正是高手中的高手的隻有一個孟絕海,咱們好好研究一下孟絕海與李存孝之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