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雲中縣橫掃“歐洲五斧騎士”(2 / 3)

朱元璋說:“此時此景,別說士兵恐怖,就是對方將領也很恐怖,那個剩下的蒙古三勇士之一的別必忽就不敢出戰了,李琢隻好讓歐洲號稱歐洲天主教十字軍團的“五斧騎士”出戰。”

朱元璋說:“中國的軍事作戰,兩軍對壘時往往都是將領們的單兵作戰,類似於擂台比武。歐洲就不一樣,可以兩人比武作戰,也可以多人集體對一人作戰,就象這“五斧騎士”出陣。

朱元璋說:“原來,這個五斧騎士是兄弟五人,歐洲少有的五胞胎,生下來力大無窮,被威尼斯教會收養和訓練,成為歐洲最有名的武功高手,每個人單個比武也是歐洲的一流高手,一起配合和聯手作戰,更是歐洲無敵。後被羅馬教廷收買,也是羅馬教廷最著名的殺手和打手。”

朱元璋說:“羅馬教廷這次派他們支援李琢,卻是另有目的的,一是借東行之機了解東方情況,以準備正式的十字軍東征,二是借他們五人的武力武威宣傳天主教,讓天主教在大唐王朝能夠立足和傳播。所以,他們一千多的下屬和隨員中有歐洲不同國家的傳教士,許多傳教士也是當時歐洲著名的學者,熟悉數學、化學、物理方麵的理論和實驗。”

朱元璋說:“不過,這一千多隨員都不是作戰力量,真正的作戰力量還是“五斧騎士”和五千士兵。李琢讓他們上陣,他們也是毫不含糊、毫不怯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是打遍歐洲無敵手的超級勇士,並且他們中的老三還手持利劍和盾牌在羅馬角鬥場的大鐵籠裏角鬥殺死過一頭雄獅,獲得了全歐洲的最高聲譽。此時,他們雖然看見了蒙古兩勇士的慘死,卻也並不為意,以為是蒙古勇士武功太弱。於是,他們五人高舉斧頭,念著“天主慈悲,保佑我們戰無不勝、殺人越貨、戰利發達”的口號,一齊以一個力劈華山的直劈方式向李存孝縱馬劈去。李存孝一看他們集體衝了過來,細看他們手持大斧的方法,雖然都是高高舉起,卻是劈向五個不同的部位。他拿起镔鐵槊準備迎戰,一算計有些不妥。他可以一槊橫擊三人,但另兩人的大斧還是要落到李存孝的身上或馬上。”

朱元璋說:“李存孝這匹馬可是他的心愛之物,是板肋烏雲豹,就是馬的肋骨極其粗壯,肋骨間縫隙很小,外行摸不出縫隙以為是結成一塊的板肋,加之馬的形體不是特別高大而是特別靈活,江湖上就稱這**為板肋烏雲豹。”

朱元璋說:“一般練武人以為馬上比武就是雙臂和身體的力量,卻不知道雙腿不夾緊馬肋,雙臂和身體的力量就不能全力展開。而李存孝雙腿的力量極強,一般好馬經不住他幾次用力夾緊,這也是他上陣至少要後備兩匹馬的原因。”

朱元璋說:“李存孝一算計不行,把馬一圈,閃過他們五人的攻擊,卻是放短槊換長撾,待這“五斧勇士”再次高舉力劈之時,李存孝雙手持定長撾,高位迅猛橫掃,立即猛猛地擊中了他們的手臂,一下子就把他們五人的十條手臂齊齊打斷了。他們各自的手臂還抓緊著各自的斧頭就落到了各自的馬前,但他們失去雙臂的身體和完好的馬匹還是衝到了李存孝的近前。李存孝閃身躲開,他們失去雙臂的身體就齊齊地栽倒在馬下,幾乎都是跌成了嘴啃泥,失去雙臂支撐,隻好用頭臉在地上亂拱,爬也爬不起來了。”

朱元璋說:“那五千軍士和一千隨員個個驚得是目瞪口呆,齊齊跪倒在地,高喊著“天主保佑,我們投降!”的口號,一起齊齊地投降了。李琢和其它蒙古兵士一看這陣勢,不約而同地集體潰逃起來,被李存孝策馬追趕,立即趕上,撾刺李琢,槊打別必忽,兩人幾乎同時喪命。晉王一看李存孝大勝,揮軍一指,李嗣本、李存審、李存賢三個太保立即帶著生力軍攻殺過去,把漠北蒙古兵消滅大半、俘獲小半,隻有三五個健將帶著十幾人逃跑了。李存孝策馬追了一程,拿起弓箭,一箭一個,把逃兵全部射殺了才回歸本陣。”

朱元璋說:“這一大大的勝仗,讓李克用歡悅無前,病患也好了,大呼小叫著“偉大勝利!偉大勝利!”的口號,回太原府重賞李存孝。”

朱元璋說:“因為是對漠北蒙古的作戰,大唐王朝關注的人不多,史官也沒聽說和調查,也就沒載入史冊記載。不過,對一萬多蒙古降兵、五千歐洲降兵的安置成了大問題,最後,李克用把這一萬五千降兵中健壯頑劣的五七百人全部坑殺,剩下人員安置在朔州北境鄯陽縣為奴仆,放牧牛羊或耕種。並把鄯陽縣改名為平虜縣,後人才改名為平魯縣(今朔州平魯區)。史籍記載為大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因回鶻降人居住,改名為平虜縣。”

王彥章說:“那西域歐洲的一千隨員怎麼安置的?”

朱元璋說:“另一千隨員歸了李存孝將軍府。”

王彥章說:“他要這些做什麼?”

朱元璋說:“這個不知道,也許是裏邊有許多歐洲著名學者,李存孝想了解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