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2 / 3)

謝汾州田大夫寄茸氈葡萄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臥暖身應健,含消①齒免勞。衾衣疏不稱,梨栗鄙難高。曉起題詩報,寒澌滿筆毫。

【校勘記】①消,汲本、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清。

牧杭州謝李太尉德裕①

皇恩特許拜杭壇,欲謝旌旄去就難。偷擬白頭瞻畫戟,四神俱散發毛寒。

【校勘記】①汲本、明抄本題作謝李太尉收杭州德裕,此依《全唐詩》改。

杏園宴上謝座主①

得陪桃李植芳叢,別感生成太昊功。今日無言春雨後,似含冷涕謝東風。

【校勘記】①《萬首唐人絕句》題中無謝字。

謝①韜光上人

上方清靜無因住,唯願他生得住持。隻恐無生複無我,不知何處更逢師。

【校勘記】①謝,《萬首唐人絕句》作遇。

謝秦校書與無可上人見訪

道同無宿約,三伏自從容。窗豁山侵座,扇搖風下鬆。客吟多繞竹,僧飯隻憑鍾。向晚分歸路,莓苔行跡重。

喜胡遇至

窮居稀出入,門戶滿塵埃。病少閑人問,貧唯密友來。茅齋從掃破,藥酒遣生開。多事經時別,還愁不宿回。就林燒嫩筍,繞樹楝香梅。相對題新什,遲成舉罰杯。

喜賈島至

布囊懸蹇驢,千裏到貧居。飲酒誰堪伴,留詩自與書。愛眠知不醉,省語似相疏。軍吏衣裳窄,還應暗笑餘。

喜喻鳧至

欲出心還懶,閑吟繞寢床。道書蟲食盡,酒律客偷將。愁至為多病,貧來減得狂。見君何所似,如熱得清涼。

喜雍陶秋夜訪宿

曉立侍爐煙,夜歸蓬蓽眠。露華明菊上,螢影滅燈前。清漏和砧疊,棲禽與葉連。高人來此宿,為似在山巔。

喜賈島雨中訪宿①

雨裏難逢客,閑吟不複眠。蟲聲秋並起,林色夜相連。愛酒此生裏②,趨朝未老前。終須攜手去,滄海棹魚船。

【校勘記】①《文苑英華》題作“雨中喜賈島訪宿”。②裏,《文苑英華》作理。

喜馬戴冬夜見過期無可不至①

客來初夜裏,藥酒白開封。老漸多歸思,貧唯長病容。苦寒燈焰細,近曉鼓②聲重。僧可還相舍,深居閉古鬆。

【按】此題下原有二首,其二與馬戴重出、且雙失注。請參《姚合集偽詩小考》。

【校勘記】①《全唐詩》題作“喜馬戴冬夜見過期無可上人不至”。②鼓,明抄本校一作漏。

訪僧法通不遇①

訪師師不遇,禮佛佛無言。依舊將煩惱,黃昏入宅門。

【校勘記】①《萬首唐人絕句》題作“訪法通師不遇”。

夜期友生不至①

忍寒停飯②待君來,酒作淩湛凘③火作灰。半夜出門重立望,月明先自下高台。

【校勘記】①《萬首唐人絕句》題作“送賈島”。友生,《全唐詩》校一作賈島。②飯,汲本旁注作飲,校一作酒,《萬首唐人絕句》作酒,《全唐詩》作酒。③淩澌,汲本、明抄本校一作冬淩,《萬首唐人絕句》作寒冰。

尋僧不遇

入門愁自散,不假見僧翁。花落煎茶水,鬆生醒酒風。拂床尋古畫,拔刺看新叢。別有遊人見,多疑住此中。

卷十

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

露荷迎曙發,灼灼複田田。乍見神應駭,頻來眼尚顛。光凝珠有蒂,焰起火無煙。粉膩黃絲蕊,心重碧玉錢。日浮秋轉麗,雨灑晚彌鮮。醉豔酣千朵,愁紅思一川。綠莖扶萼正,翠菂滿房圓。淡暈還殊眾,繁英得自然。高名猶不厭,上客去爭先。景逸傾芳酒,懷濃習彩箋。海霞寧有態,蜀錦不成妍。客至應消病,僧來欲破禪。曉多臨水立,夜隻傍堤眠。金似明沙渚,燈疑宿浦船。風驚叢乍密,魚戲影微偏。濃彩燒晴霧,殷姿纈碧泉。畫工投紛筆,宮女棄花鈿。鳥戀驚難起,蜂偷困不前。繞行香爛熳,折贈意纏綿。誰計江南曲,風流合管弦。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葩疊萼相重,燒欄複照空。妍姿朝景裏,醉豔晚煙中。乍怪霞臨砌,還疑燭出籠。繞行驚地赤,移坐覺衣紅。殷麗開繁朵,香濃發幾叢。裁綃樣豈似,染茜色寧同。嫩畏人看損,鮮愁日炙融。嬋娟涵宿露,爛熳抵春風。縱賞襟情合,閑吟景思通。客來歸盡懶,鶯戀語無窮。萬物珍那比,千金買不充。如今難更有,縱有在仙宮。

詠南池嘉蓮

芙蓉池裏①葉田田,一本雙花②出③碧泉。濃淡④共妍⑤香各散,東西分豔蒂⑥相連。自知政術無他異,縱是禎祥亦偶然。四野人聞皆盡喜,爭來入郭看嘉蓮。

【校勘記】①裏,《文苑英華》校一作上。②花,《文苑英華》作枝。③出,《文苑英華》作照。④淡,《文苑英華》作麗。⑤共妍,《全唐詩》校一作並肩。⑥蒂,《文苑英華》作葉,《全唐詩》校一作影。

題葡萄架

葡萄洞庭頭,引葉漾盈搖。皎潔鉤高掛,玲瓏影落寮。陰煙壓幽屋,濛密夢冥苗。清秋青且翠,冬到凍都凋。

【按】明抄本無此詩,汲本題次“詠南池嘉蓮”後。《全唐詩》錄為殘句。考《說郛》卷十三、《陔餘叢考》卷二四均錄此八句作姚詩;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十六“雙聲”,指此詩第四句“影”字非雙聲,恐誤。然此詩不殘,且為姚詩。故錄編於此。

種葦

欲種數莖葦,出門來往頻。近陂收①本土,選地問幽人。靜看唯思長,初移未覺勻。坐中尋竹客,將去更逡巡。

【校勘記】①收,明抄本作牧。

采鬆花

擬服鬆花無處學,嵩陽道士忽相教。今朝①試上高枝采,不覺傾翻②仙鶴巢。

【校勘記】①今朝,《萬首唐人絕句》作朝來。②傾翻,《萬首唐人絕句》作翻傾。

詠新菊

黃金色未足,摘取且嚐新①。若待重陽日,何曾異眾人②。

【校勘記】①嚐新,汲本、明抄本校一作新嚐,《萬首唐人絕句》作新嚐。②人,汲本、明抄本校一作香,《萬首唐人絕句》作香。

楊柳枝詞五首

其一

黃金絲掛粉牆頭,動似顛狂靜似愁。遊客見時心自醉,無因得見謝家樓。

其二

葉葉如眉翠色濃,黃鶯偏戀語從容。橋邊陌上無人識,雨濕煙和思萬重。

其三

江上東西離別饒,舊條折盡折新條。亦知春色人將去,猶勝狂風取次①飄。

【校勘記】①次,汲本旁注作自。

其四

二月楊花觸處飛,悠悠漠漠自東西。謝家詠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其五

江亭楊柳折還垂,月照深黃①幾樹絲。見說隋堤枯已盡,年年行客怪春遲。

【校勘記】①黃,《萬首唐人絕句》作紅。

郡中冬夜聞蛩

秋蛩聲尚在,切切起蒼苔。久是忘情者,今還有事來。微霜風稍靜,圓月霧初開。此思誰能遣,應須執酒杯。

聞新蟬寄李餘

往年六月蟬應到,每到聞時骨①欲驚。今日槐花還似發,卻愁聽盡更無聲。

【校勘記】①骨,《全唐詩》校一作心。

聞蟬寄賈島

秋來吟更苦①,半咽半隨風。蟬客心應②亂③,愁④人耳願⑤聾。雨晴煙⑥樹裏,日晚古城中。遠思應難盡,誰當與我同。

【校勘記】①“秋來”句,汲本、明抄本作“未秋吟便苦”,《文苑英華》校集作“未秋吟更苦”。②心應,《文苑英華》作嫌心,汲本校一作聞心。③應亂,《全唐詩》校一作彌靜。④愁,《文苑英華》作遊。⑤耳願,《文苑英華》作願耳。⑥煙,《文苑英華》作高。

題鶴雛

羽毛生未足①,嶛峭醜於雞。夜夜②穿籠出,搗衣砧上棲。

【校勘記】①羽毛,《萬首唐人絕句》作白毛;足,汲本校一作齊,《全唐詩》作齊。②夜夜,汲本、明抄本校一作每夜。《萬首唐人絕句》作每夜。

詠鶯

春來深穀雪方消,鶯別寒林傍翠條。到處為憐煙景好,隔簾多愛語聲嬌。不同蜀魄啼殘月,唯逐天雞囀詰朝。少婦聽時思舊曲,玉樓從此動雲韶。

老馬

臥來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悵東郊道,秋來雨作泥。

詠鏡

鑄為明鏡絕塵埃,翡翠窗前掛玉台。繡帶共尋龍口出,菱花爭向匣中開。孤光常①見鸞蹤在,分處還因鵲影回。好是照身宜謝女,嫦娥飛向月②宮來。

【校勘記】①常,汲本旁注作長,明抄本作長。②月,《全唐詩》作玉。

詠破屏風

時人嫌古畫,倚壁不曾收。露滴膠山斷,風吹綃①海秋。殘雲飛屋裏,片水落床頭。尚勝凡花鳥,君能補綴不。

【按】《全唐詩》卷五○六又作章孝標詩,題名《破山水屏風》,頷聯對句,“綃”作絹,尾聯“不”,作休。此首,《全唐詩》互見,且有題注,未知孰是,互存之。

【校勘記】①綃,《全唐詩》作絹。

古碑①荒田一片石,文字滿青苔。不是逢閑客,何人肯讀來。

【校勘記】①《萬首唐人絕句》題作石碑。

拾得古硯

僻性愛古物,終歲求不獲。昨朝得古硯,黃河灘之側。念此黃河中,應有昔人宅。宅亦作流水,斯硯未變易。波瀾所激觸,背麵生罅隙。質狀樸且醜,今人作不得。捧持且驚歎,不敢施筆墨。或恐先聖人,嚐用修六籍。置之潔淨室,一日三磨拭。大喜豪貴嫌,久長得保惜。

【按】此詩又見《全唐詩》卷七八七無名氏《古硯》,然僅存此詩首四句和九至十二句,且有異文,可見應為姚作之殘簡。

裴大夫見過

湖南譙國盡英髦,心事相期節義高。解下佩刀無所惜,新聞天子付三刀。

謝韜光上人贈百齡藤杖

衰病近來行少力,光公乞我百齡藤。閑來杖此向何處,過水緣山隻訪僧。

詠貴遊

貴遊多愛向深春①,到處香疑數裏塵。紅杏花開連錦障,綠楊陰合拂朱輪。鳳凰尊畔飛金盞,絲竹聲中醉玉人。日暮垂鞭共歸去,西園賓客附龍鱗。

【校勘記】①深春,明抄本作春深。

窮邊詞二首①

其一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清夜滿城絲管散②,行人不信是邊頭。

【校勘記】①《萬首唐人絕句》題作邊詞二首。②絲管散,景宛委別藏本《注解章泉、澗泉二先生選唐詩》作弦管沸。

其二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沿邊千裏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劍器詞三首

其一

聖朝能用將,破敵速如神。掉①劍龍纏臂,開旗火滿②身。積屍川沒③岸,流血野無塵。今日當場舞,應④知是戰人。

【校勘記】①掉,《詩人主客圖》、《唐詩紀事》作插。②滿,《詩人主客圖》作燒。③沒,明抄本作有。④應,《唐詩紀事》作須。

其二

晝①渡黃河水,將軍險用師。雪光②偏著甲,風力不禁旗。陣變龍蛇活,軍雄鼓角知。今朝重起舞,記得戰酣時。

【校勘記】①晝,汲本、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夜。②光,汲本、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聲。

其三

破虜行千裏,三軍意氣粗。展旗遮日黑,驅馬飲①河枯。鄰境求兵略,皇恩索陣圖。元和太平樂,自古恐應無。

【校勘記】①飲,汲本、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踏。

從軍樂①二首

其一

每日尋兵籍,經年②別酒徒。眼疼長不校,肺病且還無。僮仆驚衣窄,親情覺語粗。幾時得歸去,依舊作山夫。

【按】《文苑英華》卷一九九錄從軍行三首,此為其二。

【校勘記】①從軍樂,《文苑英華》作“從軍行”,《全唐詩》校,樂,一作詩。②年,《文苑英華》校集作時。

其二

朝朝十指痛,唯署點兵符。貧賤依前在,顛狂一半無。身慚山友棄,膽賴酒杯扶。誰道從軍樂,年來鑷白須。

【按】此詩《文苑英華》卷一九九作“從軍行”三首其一,其三見本書集外詩。

敬宗皇帝挽詞三首

其一

從諫停東幸,垂衣寶曆昌。漢昭登位少,周代卜年長。彩仗三清路,麻衣萬國喪。玄宮今一閉,終古柏蒼蒼。

其二

晚色啟重扉,旌旗路漸移。荊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時。臣子終身感,山園七月期。金莖看尚在,承露複何為。

其三

紫陌起仙飆,川原共寂寥。靈萬國護,儀殿百神朝。漏滴秋風路,笳吟灞水橋。微臣空感咽,踴絕覺天遙。

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其一

垂拱開成化,惜愔雅樂全。千官方就日,四海忽無天。堯舜非傅子,殷周但卜年。聖功青史外,刊石在陵前。

其二

代以無為理,車書萬國同。繼兄還付弟,授聖悉推公。雲霧疑無日,笳簫別起風。金莖難複見,寒露落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