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1 / 3)

卷五

閑居遣懷十首

其一

身外無徭役,開門百事閑。倚鬆聽唳鶴,策杖望秋山。萍任蓮花綠,苔從匝地斑①。料無車馬客,何必掃柴關。

【校勘記】①斑,宋刻本作班。

其二

閑臥消長日,親朋笑我①疏。詩篇隨分有,人事度年無。情性僻難改,愁懷酒為除。誰能思此計,空備滿床書。

【校勘記】①我,宋刻本作性。

其三

白日逍遙過,看山複繞池。展書尋古事,翻卷改新詩。賒酒風前酌,留僧竹裏棋。同人笑相問,羨我足閑時。

其四

好景時牽目,茅齋興有餘。遠山經雨後,庭樹得秋初。道侶憐栽藥,高人笑養魚。優遊隨本性,甘被棄慵疏。

其五

永日廚煙絕,何曾暫廢吟。閑詩①隨思輯,小酒恣情斟。看月嫌鬆密,垂綸愛水深。世間多少事,無事可關心。

【校勘記】①詩,《全唐詩》作時。

其六

一生能幾日,愁恨也無端。遇酒酕醄飲,逢花爛熳看。青雲非失路,白發未相幹。以此多攜解,將心但自寬。

其七

萬事徒紛擾,難關枕上身。朗吟銷白日,沉醉度青春。演步憐山近,閑眠厭①客頻。市朝曾不到,長免滿衣塵。

【校勘記】①厭,《全唐詩》校一作畏。

其八

野性多疏惰,幽棲更稱情。獨行看影笑,閑坐弄琴聲。懶拜腰肢硬,慵趨禮樂生。業①文隨日遣,不是為求名。

【校勘記】①業,《全唐詩》校一作詩。

其九

生計甘寥落,高名愧自由。慣無身外事,不信世間愁。好酒盈杯酌,閑詩任筆酬。涼風從入戶,雲水更宜秋。

其十

拙直難和洽,從人笑掩關。不能行戶外,寧解走塵間。被酒長酣思,無愁可上顏。何言歸去事,著處是青山。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①

其一

縣去帝②城遠,為官與隱齊。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繞③舍唯藤架,侵階是藥畦。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④題。

【校勘記】①《唐詩紀事》題作武功縣閑居。②帝,庫本、紀事作京。③繞,紀事作連。④書,庫本、《全唐詩》校一作詩。

其二

方拙天然性,為官是①事疏。唯尋向山路②,不寄入城書。因病多③收藥,緣溪④學釣魚。養身成好事⑤,此外盡清⑥虛。

【校勘記】①是,《全唐詩》校一作世。②路,《全唐詩》、庫本校一作道。③多,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方。④溪,宋刻本作貧,明抄本作浪,汲本、《全唐詩》作餐,據席本改。⑤好事,宋刻本作事好。⑥盡清,明抄本、汲本、《全唐詩》作更空,據宋刻本改。

其三

微官如馬足,隻是①在泥塵。到處貧隨我,終年老趁人。簿書銷眼力,杯酒耗心神。早作歸休計,深居養②此身。

【校勘記】①隻是,宋刻本作終日,明抄本、《全唐詩》作隻是。②養,宋刻本作過。

其四

簿書多不會,薄俸亦難銷①。醉臥慵開眼,閑行懶係腰。移花兼蝶至,買石得雲饒②。且自心中樂,從他笑寂寥。

【校勘記】①銷,明抄本作消。②饒,宋刻本作招。

其五

曉鍾驚睡覺,事①事便相關。小市柴薪貴,貧家砧杵閑。讀書多旋忘,賒酒數空還。長羨劉伶輩②,高眠出世間。

【校勘記】①事,明抄本、席本校一作是;《全唐詩》校一作世,一作是。②輩,庫本校一作醉。

其六

性疏常愛臥,親故笑悠悠。縱出多攜枕①,因衙始裹頭。上山方覺老,過寺暫忘愁。三考千餘日,低腰不擬休。

【校勘記】①枕,庫本校一作酒。

其七

客至皆相笑,詩書滿臥床。愛閑求病假,因醉棄①官方。鬢發寒唯短,衣衫瘦漸長。自嫌多檢束,不似舊來狂。

【校勘記】①醉棄,宋刻本作酒弄;醉,《全唐詩》、庫本校一作酒。

其八

一日看除目,終年損道心。山宜衝雪上,詩好①帶風吟。野客嫌知印,家人笑買琴。隻應隨分②過,已③是錯彌深。

【校勘記】①好,宋刻本作入。②分,庫本校一作日。③已,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定。

其九

鄰裏皆相愛,門開數見過。秋涼送客遠,夜靜詠詩多。就架題書目,尋欄記藥窠。到官無別事,種得滿庭莎。

其十

窮達天應與,人間事莫論。微官從①似客,遠縣豈勝村。竟日多無食,連宵不閉門。齋心調筆硯,唯寫五千言。

【校勘記】①從,庫本校一作長,《全唐詩》作長。

其十一

縣僻仍牢①落,遊人到便回。路當邊地去,村入郭門來。酒戶愁偏長,詩情病不開。可曾衙小吏,恐為②踏青苔。

【校勘記】①牢,汲本、庫本、《全唐詩》校一作寥。②為,汲本、明抄本、《全唐詩》作謂;《全唐詩》校一作為,據宋刻本改。

其十二

自下青山路,三年著綠衣。官卑食肉僭,才短字①人非。野②客教長醉,高僧勸卻③歸。不知何計是,免與本心違。

【校勘記】①字,汲本、庫本、《全唐詩》作事,依席本改。②野,汲本、庫本校一作閑。③卻,《全唐詩》作早,宋刻本、汲本、明抄本、席本均作卻。

其十三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種莎。吏來山鳥散,酒熟野人過。歧路荒城少,煙霞遠縣①多。同官數②相引,下馬上西坡。

【校勘記】①遠縣,宋刻本作繞縣。《唐詩紀事》、《全唐詩》作遠岫。②數,紀事作更。

其十四

作吏荒城裏,窮愁欲不勝。病多唯識藥①,年老漸親僧。夢覺空堂月,詩成滿硯冰②。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稱。

【校勘記】①藥,庫本校一作鬼,宋刻本作鬼。②冰,宋刻本作水。

其十五

誰念東山客,棲棲守印床。何年得事盡,終日逐人忙。醉臥唯①知叫,閑書不著②行。人間長③檢束,與此豈相當。

【校勘記】①唯,《全唐詩》作誰。②著,宋刻本作正。③長,庫本、《全唐詩》校一作尚。

其十六

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遠通澗,壘山高過城。秋燈照樹色,寒雨落池聲。好是吟詩夜,披衣坐到明。

其十七

簿籍誰能問,風寒趁早①眠。每旬常乞假②,隔月探支③錢。還往嫌詩僻,親情怪酒顛。謀身須上計,終久是歸田。

【校勘記】①早,汲本、庫本校一作暇。②常乞假,宋刻本作求假日。③探支,明抄本、席本、庫本、《全唐詩》校一作請官。

其十八

閉門風雨裏,落葉與階齊。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聽琴知道性,尋藥得詩題。誰更能騎馬,閑行隻杖藜。

其十九

腥膻都不食,稍稍覺神清。夜犬因風①吠,鄰雞帶雨②鳴。守官常臥病,學道別稱名。小③有洞中路,誰能引我行。

【校勘記】①因風,宋刻本作風前。②帶雨,宋刻本作雨裏。③小,《全唐詩》校一作少。

其二十

宦名渾不計,酒熟且開封。晴月消燈①色,寒天挫筆鋒。驚禽時並起,閑客數②相逢。舊國蕭條思,青山隔幾重。

【校勘記】①燈,汲本、庫本、《全唐詩》校一作雲。②數,汲本、庫本、《全唐詩》校一作夜。

其二十一

假日多無事,誰知我獨忙。移山入縣宅,種竹上城牆。驚蝶遺花蕊,遊蜂帶蜜香。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其二十二

門外青山路,因循自不歸。養生①宜縣僻,說品喜官微。淨愛山僧飯,閑披野客衣。唯看②幽穀鳥,不解入城飛。

【校勘記】①生,《全唐詩》校一作閑。②唯看,明抄本唯下脫一字,庫本、《全唐詩》作誰憐,宋刻本作唯說。

其二十三

一官無限日,愁悶欲何如。掃舍驚巢燕,尋方落①壁魚。從僧乞淨水,憑客報閑書。白發誰能鑷,年來四十餘。

【校勘記】①方落,宋刻本作房得。

其二十四

朝朝門不閉,長似在山時。賓客①抽書讀,兒童斫竹騎。久貧還易老,多病懶②能醫。道友應相怪,休官日已遲。

【校勘記】①客,汲本、庫本作旅,校一作客,依《全唐詩》作客。②懶,宋刻本作欲。

其二十五

戚戚常無思,循資格上官。閑人得事晚,常骨覓①仙難。愁②臥疑身病,貧居覺道③寬。新詩久不寫,自算少人看。

【校勘記】①覓,明抄本、汲本、席本、庫本、《全唐詩》校一作學。②愁,汲本、庫本校一作醉。③道,汲本、庫本校一作抱。

其二十六

漫作容身計,今朝①拙有餘。青衫②迎驛使,白發憶山居。道友憐③蔬食,吏人嫌草書。須知④長久事,歸去自耕鋤。

【校勘記】①朝,汲本、《全唐詩》作知,據宋刻本改。②衫,庫本、《全唐詩》校一作袍。③憐,汲本、席本、《全唐詩》校一作喜。④知,汲本、《全唐詩》作為,據宋刻本改。

其二十七

主印三年坐,山居①百事休。焚香開敕庫,踏月上城樓。飲酒多成②病,吟詩長自愁③。殷勤問漁者,暫借手中鉤。

【校勘記】①山居,宋刻本作仙家,汲本作山家,此依《全唐詩》作山居。②成,明抄本、席本校一作如。③長自愁,明抄本、《全唐詩》作“易長愁”。庫本校,易,一作長;長,一作似。據宋刻本改。

其二十八

長憶青山下,深居遂性情。壘階溪石淨,燒竹灶煙輕。點筆圖雲勢,彈琴學鳥聲①。今朝知縣印,夢裏百②憂生。

【校勘記】①聲,明抄本、席本校一作鳴。②百,宋刻本作覺。

其二十九

自知狂僻性,吏事固相疏。隻是看山立,無因①出縣居。印朱沾墨②硯,戶籍雜經書。月俸尋常請,無妨③乏鬥儲。

【校勘記】①因,《全唐詩》作嫌,校一作因。②墨,宋刻本作筆。③妨,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嫌。

其三十

作吏無能事①,為文舊致②功。詩標八病外,心落百憂中。拜別登朝客,歸依煉藥翁。不知還往內,誰與此心同。

【校勘記】①無能事,庫本、《全唐詩》校一作渾無思。②致,庫本、《全唐詩》校一作著。

罷武功縣將人城二首

其一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欲泥山僧分①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無奈同官珍重意,幾回臨路卻休行。

【校勘記】①分,明抄本、席本校一作求。

其二

青衫脫下便狂歌,種薤①栽莎②古坡。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暫上著詩魔。亦知官罷貧還甚,且喜閑來睡得多。欲與九衢親故別,明朝拄杖始經過。

【校勘記】①薤,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李。②莎,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桃。

秋日閑居二首

其一

九陌宅重重,何門憐此翁。荒庭唯菊茂,幽徑與山通。落葉帶衣上,閑雲來酒中。此心誰得見,林下鹿應同。

其二

先憶花時節,家山聽更歸①。愛詩看古集,憶酒典寒衣。睡少身還健,愁多食不肥。自憐疏懶性,無事出門稀。

【校勘記】①聽更歸,《全唐詩》校一作及早歸。

閑居晚夏

閑居無事擾,舊病亦多痊。選字詩中老,看山屋外眠。片霞侵落日,繁葉①咽鳴蟬。對此心還樂,誰知乏酒錢。

【校勘記】①葉,《全唐詩》校一作柳。

閑居

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

街西居三①首

其一

受得山野性,住城多事違。青山在宅南,回首東西稀。淺淺一井泉,數家同汲之。獨我惡水濁,鑿井庭之陲。自鑿還自飲,亦為眾所非。籲嗟世間事,潔身誠難為。

【校勘記】①三,《全唐詩》作二,誤。

其二

日出窮巷喜,溫然勝重衣。重衣豈不暖,所暖人不齊。兀兀複行行,不離階與墀。

其三

丈夫非馬蹄,安得知路歧。窮賤飡茹薄,興與養性宜。乃知長生術,豪貴難得之。

閑居遣興

經年城裏住,門戶似山林。客怪身①名晚,妻②嫌酒病深。寫方多識藥,失譜廢彈琴。文字非經濟,空虛用破心。

【校勘記】①身,庫本作聲。②妻,宋刻本作身。

閑居①

日日門多②閉,鄰家亦懶過。頭風春飲苦,眼暈夜書多。幽鳥偏棲竹,凡人笑種莎。近來難得酒,無計奈愁何。

【校勘記】①《閑居》,宋刻本在第一卷,明抄本第五卷末有目錄,然正文漏抄。②多,席本作長。

卷六

親仁裏居

三年賃①舍親仁裏,寂寞何曾似在城。飲酒自緣防冷病,尋人多是為閑行。軒車無路通門巷,親友因詩道姓名。自別青山歸未得,羨君長聽石泉聲。

【校勘記】①賃,明抄本作債。

莊居野行

客行野田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官家不稅商,稅農服作苦。居人盡東西,道路侵壟畝。采玉上山顛,探珠入水府。邊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來一人耕,三人食猶饑。如今千萬家,無一把鋤犁。我倉常空虛,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黎。

春日閑居

居止日簫條,庭前唯藥苗。身閑眠自久,眼差①視還遙。簷燕酬鶯語,鄰花雜絮飄。客來無酒飲,搔首擲空瓢。

【校勘記】①差,明抄本作;汲本作,校改作差;《全唐詩》作,注雲音吒,事異也。又校一作暗。

獨居

深閉柴門長①不出,功夫自課少閑時。翻音免問他人字,覆局②何勞對手棋。生計③如雲無定所,窮愁似影巧④相隨。到頭歸向⑤青山是,塵路茫茫欲告誰。

【校勘記】①長,明抄本校一作多。②局,明抄本校一作勢。③計,明抄本作許。④巧,汲本、明抄本校一作每,《全唐詩》作每。⑤向,汲本、明抄本校一作去。

早春閑居

寂寞日何為,貧①居春色遲。驚風起庭雪,寒雨長簷澌。強飲樽中酒②,嘲山世外詩。此生仍且在,難與老相離。

【校勘記】①貧,汲本、明抄本校一作閑,《全唐詩》作閑。②樽中酒,汲本、明抄本作區中事,校一作樽中酒。此依《全唐詩》改。

將歸山

野人慣去山中住,自到城來悶不勝。宮樹蟬聲多卻樂,侯門月色少於燈。饑來唯擬重餐藥,歸去還應隻別僧。聞道舊溪茅屋畔,春風新上數枝藤。

山中述懷

為客久未歸,寒山獨掩扉。曉來山鳥散①,雨過杏花稀。天遠雲空積,溪深水自微。此情對春色,盡醉欲忘機。

【按】此詩頷聯,《全唐詩》卷六七三又錄為周樸殘句。據《全唐詩》,知錄自南宋吳開《優古堂詩話》。該詩話作者,采詩凡一百五十四條,多論宋詩,亦間及唐詩。然論詩多誤詩之時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已指出此種弊病。考周樸,為唐末黃巢起義時人,死於福州烏石山僧寺,與姚合不同時。《全唐詩》編者亦當因《優古堂詩話》之誤而誤。此當為姚作。

【校勘記】①散,《全唐詩》錄為周樸殘句時,散,作鬧。

偶然書懷

十年通籍入金門,自愧名微枉紳。煉得丹砂疑不食,從茲白發日①相親。家山迢遞歸無路,杯酒稀疏病到②身。漢有馮唐唐有我,老為郎吏更何人。

【校勘記】①日,汲本、明抄本校一作自。②到,汲本、明抄本校一作在。

客舍有懷

旅人無事喜,終日①思悠悠。逢酒嫌杯淺,尋書怕字稠。貧來許錢聖,夢覺見身愁。寂寞中林下,饑鷹望到秋。

【校勘記】①日,汲本、明抄本、《全唐詩》校一作夜。

及第後夜中書事

夜睡常驚起,春光屬野夫。新銜添一字,舊友遜前途。喜過還疑夢,狂來不似儒。愛花持燭看,憶酒犯街沽。天上名應定,人間盛更無。報恩丞相閣,何啻殺微軀。

偶題

年年九陌看春還,舊隱空勞夢寐間。遲日逍遙芸草長,聖朝清淨諫臣①閑。偶逢遊客同傾酒,自有前騶②恥見山。道侶書來相責誚,朝朝欲報作③何顏。

【校勘記】①臣,汲本、明抄本校一作書。②騶,汲本校作驄。③作,汲本、明抄本校一作又。

感時

憶昔未出身,索寞無精神。逢人話天命,自賤如埃塵。君今才出身,颯爽鞍馬春。逢人話天命,自重如千鈞。信涉名利道,舉動皆喪真。君今自世情,何況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