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世初始(1 / 2)

《中洲書》有言曰:上古後,中洲分五國。景泰在東,中原族居也;西為高離,聚有莆族;南為螭虻,朧族與異族雜居其間;北為戎狄,戎族治也;而泊據於海上,眾族雜聚。

東之景泰,開化甚早,文明政治出於四國,地域廣袤,民富國強。其初立,王公貴族封有國,護衛中主。然不過百年爾,諸侯擁兵自立,至夏驪王慕澤立華陽,終亂世,一天下,倍勝四國,霸中洲之土。

西有高離,東接景泰,南鄰螭虻,東北隔景泰欒居關與戎狄相望。善製器,精工巧匠多出於此。高離之富,甲天下,素稱金玉之國。

南為螭虻,善蠱,女性為尊,王族雖有尊位而製於宗教。普蘭教,螭虻之國教也,其教徒自詡神仆,奉翎天大神。

北稱戎狄,精騎射,多犯華陽。疆域多草原戈壁,兵強馬壯而匱乏農糧,乃劫掠南民。

泊在海上,以船為國。商船往來者,率為之所劫。其民無論男女老幼,皆為海寇。

除此五國,而又有繁多小國隱族星羅邊緣之地,或匿於深山,或遊居冰雪之地,難尋蹤跡。

‘鮮血······刀光······男人女人的慘叫·······嬰孩的啼哭······’

孫文丘在夢中驚醒,自從在極北之地一窺真理神殿,他隻做過兩次夢,一次隆重嚴肅的普蘭教聖女歸嬰儀式,全部細節都是如此詳盡,媲美現實,但在夢中某些規製卻與景泰皇宮藏書中所載不同。

孫文丘本來未曾在意,然而令人吃驚的是,三個月後,普蘭教第五十二代聖女逝世,他恰在螭虻作為景泰使者參加新舊銜接的歸嬰儀式,盡如夢中之景。

本就在玄術秘法上頗有造詣的孫文丘,恍然大悟,是那艱難的一窺,改變了他的體質,從此他的夢境,名為未來。或者說,曆史。

真理神殿並非是供奉神祇的廟宇,而是這個世界的真實所在,沒人知道真理神殿究竟是何種形狀,甚至其存在也不過是自上古口耳相傳的奇談。但是,觸碰到世界頂端的人都知道,它確切存在於中洲大陸的極北之地,孫文丘作為中洲距離真實最近的人,更是曾經親眼目睹過真理神殿,隻不過還不能看到其全貌,便暈厥過去,被排斥到北方戎狄之境。

而這次,從夢中情景判斷,那綺麗奢華的宮宇,定是景泰乾佑殿,孫文丘隨群臣朝覲景泰異陵帝的地方。

‘看來,這天要變了’孫文丘捋著自己不甚濃密卻已花白的胡須感慨,‘景泰的氣數已盡,亂世將啟,隻可憐百姓要受戰爭之苦。’

異陵十九年八月初七,一切正如夢中所示,兩年前開始在吉州集結的起義軍終於還是攻進了羽京,不為權利隻是複仇是軍士們直奔皇城,皇宮中一千二百零四人盡被屠戮,上到帝後,下至宮婢,那群瘋子不接受任何俘虜,殺!殺!殺!

殺紅眼的叛軍刀下沒有留下一個活口,鮮血甚至侵入到漢白玉石磚下的土地,血腥味在羽京上空彌漫了七天不散。是時,景泰亡。

就像之前每個朝代的消弭,前朝遺民總是無法忘懷故國,但在新朝的洗禮之下,平和的生活會如同最迅猛的江水,將他們的負隅頑抗消磨殆盡。當最後一個留戀前朝的人也放下執念,這時那個朝代也就是真的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