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2 / 2)

暖意盈麵,身上也暖融融的,黛玉少不得解下披風,緩緩坐下來,身子觸到麵前的桌與椅,竟也換作了暖玉,溫溫的,正適合她的身子。

這樣的知心,這樣的體貼入微,她的心怎麼能不起了絲絲暖意!

黛玉剛剛平靜的塵封的心湖,不由蕩起層層漣漪,心中那種不同於寶玉的情愫,漸濃起來,濕潤了雙眼,再霜結的冰心,也不由開始雪化。

黛玉忙捧起書,轉移她亂紛紛的思緒。心中想道:至少,他是真正的知己之友。

水溶一襲青衫,頭上隻一素巾束發,一身家居裝扮,仍然不失那份尊貴之氣,卻更顯得溫和、可親,含笑進亭,麵色柔和道:“林姑娘來得早。”

黛玉嫣然一笑,起身還禮。

水溶心一寬,卻見她秋水盈盈,心不由隨她而變緊,低沉的聲音問道:“姑娘何故落淚?”

黛玉卻展顏一笑,纖纖玉手執帕抹去那兩滴淚道:“少王爺多慮了,是方才風沙迷了眼睛。”

水溶提起的心才放下,環顧八角亭內,問道:“林姑娘覺得亭子改成這樣如何?昨兒我見姑娘在此讀書,不由想到還是姑娘有情致,強過坐在書房枯內,我也起了在此讀書的興致。可到了深秋長冬,這亭子便不能久坐了,可辜負了園子裏的景致,因而我便改了,等再涼些,生起炭火暖爐,坐在這裏賞雪,再愜意不過。”

黛玉不由心中想道:他那書房的設計,就可盡觀全園,原是為了免去我因此生出的感激之情,他才故意這樣說。

黛玉心中感念,盈盈笑道:“少王爺想得周到,這樣一來,讀書賞景兩不誤,心情大不一樣。”

水溶蹲身把小暖爐移近黛玉腳下,起來說道:“林姑娘若覺不暖,就再加一個。”

黛玉連連擺手,水溶方端坐在遠處另一張桌前,捧書看起來。黛玉也坐下來,與他相背而坐。

碧湖上八角亭內,黛玉孔雀蘭的長裙及地,秀發過腰,嫻靜優雅如詩,水溶一身青衫,俊美儒雅,二人同在亭內,那景與人,相諧相和如畫。

二人寧神讀書,眼中隻有了書。水溶與黛玉二人相見之前,原本為著對方心思不明,心緒如潮,水溶更是盼著見麵,及至見麵,心反而靜下來,隻想珍惜相聚的時刻,世界裏隻有彼此。

知道她就在身側,在他的羽翼之下無所憂慮,此時他已知足。

及至手中書閱盡,二人不約而同起身,一前一後進書房,走到同一書架處停下,伸手去拿同一本書,方驚覺男女同處一室,方想起禮數,黛玉急鬆開手中書,低頭讓開身。水溶俊臉上卻是憨然的笑容,竟有一絲羞澀,伸手遞書於黛玉,黛玉隻得抬玉手來接,正遇上水溶凝視她的目光,入她心裏是他眼中一絲柔情,和忍不住流露的深情款款。

黛玉不由麵上一紅,芳心亂跳,轉瞬冷靜下來,玉麵一寒,低頭淡然謝過,回身匆匆飄然出了書房。

水溶卻不由回味與黛玉相視的那一眼,秋水盈盈,似泣非泣,麵如芙蓉如水,如弱柳扶風而去,真是巧筆丹青難畫描。人不由傻傻一笑,眉角眼梢都是笑意。水溶站在原地,定了定心神,平穩了亂跳的心,忽又想到,她本露羞怯,卻為何臨去冷然,莫不是她怪我唐突佳人?方怨起自己沒把心事藏好,若因此而讓林姑娘遠了他、避了他,他要悔死,罵了自己千遍、萬遍,才舉步出房。

二人再見時,雖已恢複了常態,各自坐好,黛玉卻是不敢抬頭看她,隻把眼放在書上。而水溶更是不敢再露絲毫情意,平平靜靜呆看書中顏如玉。

那林黛玉此時卻想著他眼中何意?莫不是視我為輕薄之人?

林黛玉本是自重、自尊心極強的人,從前寶玉若有半點輕薄之語,她都要與寶玉翻臉。如今她雖然對水溶平素為人有七分在心,卻極不願被水溶看輕,也不願水溶是因她身世孤苦而生憐意。

一顆芳心矛盾重重。人在情中,顧慮頗多。

不由想到當日與寶玉同讀西廂,一個是過目不忘,一個是一目十行,寶玉打趣於她,如今時過境遷,兄妹再沒了情份,也許相見也是一種奢望。

若水溶不解她心,水溶那一切付出便也沒了意義。此心孤清,無人能解,不由心裏悲酸,險些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