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因要為南安王少王爺與北靜王少王爺送行,向王夫人索選雅致之物,王夫人把將她極中意的富貴牡丹繡圖拿來給賈政欣賞,賈政看過搖頭,直道此物太俗氣。
王夫人本想賈政看了歡喜,她便借機極誇讚寶釵幾句,聽了此話,本要出口的話生生的滑入肚中,不由呆了半晌,方道:“老爺不喜歡就罷了。還有大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她們繡的,看著也不錯的,你隨便挑一幅拿去吧。”語氣中便有三分不快,卻不敢吐露出來。隻尋思著待老爺看了其他的,才知她看中的方為極佳之品。因思著,便吩咐玉釧回房全部取來,任賈政去挑。
玉釧再回來時,身後跟著的小丫頭小心地走過來,小丫頭兩手捧了一摞繡圖,幾乎遮住她白皙的臉,隻側著頭來看路,玉釧教她把繡圖放在桌上,攤開來,由賈政來選。
賈政一一打開,細看每幅繡圖,看過的便先疊放在一旁,王夫人在一側冷眼看著,隻等賈政回心轉意再去賞慕寶釵的繡圖,卻看賈政一幅幅地打開又疊摞起來,待翻至一幅圖時,停頓片刻,喜道:“就是這幅了,正合他的品味。”說著轉手拿來與賈母看。
賈母接過,舉起老花鏡低頭上下細看一遍,抿著嘴點頭道:“嗯,這幅不錯,是仙鶴高飛,這繡法風格,像三丫頭繡的。”
王夫人疑心,竟有繡圖入了老爺的眼,莫非當真將寶釵的牡丹比了下去,便也湊上前來看一眼,心下想道:原來老爺著眼此類,卻可惜了寶丫頭的好繡圖。口中隻應和著老太太說道:“是三姑娘繡的。”
賈政看著賈母在欣賞繡圖,說道:“這幅就送給南安王少王爺,正合他的風格。”
賈政單放好這一幅,繼而挑選,這許多繡圖原都不錯,隻是不甚合心意,皺起眉有些為難道:“北靜少王爺少年人心高氣傲,看上去溫和如玉,卻一向與眾不同的,輕易難有入他眼的東西,不能選差了。”
心中因便存了些吹毛求疵之意,直翻到最後一幅,仿若柳暗花明,不由眼前一亮,舉在眼前上下細看,臉上微露笑容,撚須微微頷首。
賈政正在欣賞繡圖,卻聽在另一旁的賈母與王夫人不約而同驚訝道:“雙麵繡翠竹圖。”
王夫人暗愧道:我竟沒在意。若知是雙麵繡,早該留了送與娘娘才是。
賈政聞言亦訝然,忙翻過來看,果然是雙麵繡,前後圖樣如出一轍。
賈母端著老花鏡遙看賈政手裏的繡圖,邊道:“這是蘇繡了,這繡法我們家裏人是繡不出來的,從前也隻有敏兒能繡的出,她和皇宮裏的繡娘學過,又在蘇杭居住了十來年,各種技法嫻熟,當年皇上還是太子時,貴重之物都要敏兒來繡的。每年她送我的衣物,也都是她用蘇繡技法親手繡的。”說到最後,想起女兒,竟有些悲傷了,眼睛也濕潤起來,以袖抹淚。
賈政忙道:“好好的,您又傷心。外甥女兒不是平平安安的在您的身旁嗎,就如敏妹妹還在是一樣的。”
賈母心中歎息,默默點頭。
王夫人笑道:“是大姑娘繡的翠竹圖,我因想著老太太必喜歡,所以想留下來,莫給選去送了他人。”
賈母心如明鏡般,卻隻擺手道:“讓他拿去吧,我老婆子留了豈不糟蹋了。”
賈政心裏也極喜歡,他原也是極風雅人物,如今年紀已大,又經官場,那份心思早淡了,不過鑒賞能力還是不變的。
王夫人隻得微笑搖頭道:“你們就喜歡那些四君子什麼的,它們怎麼有那牡丹惹眼,又意義深遠。我想娘娘必是喜歡這幅牡丹圖的,過幾****進宮獻與娘娘。”能入宮中豈不比獻了少王爺好些。
賈母笑道:“也好,那幅牡丹圖也是頂尖的,一定是寶丫頭的手藝,送給娘娘也好。”
賈政雙手捧繡圖,走來小心遞與賈母,賈母戴上花鏡,以手撫著繡圖,心裏說不清是什麼滋味,就如同當年收到女兒賈敏親手繡的衣裳般,看罷,點頭淚眼朦朧道:“是林丫頭繡的,這針法,別人是繡不來的,和敏兒的一模一樣。可憐玉兒繡這幅圖得用了多少時間,她那身子弱,一天也繡不了幾針便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