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塵埃落定(2 / 2)

"陛下,前線告急,各諸侯國聯合起來,眼見著就要攻到都城了。“丞相魏拯雖然一向處事不驚,但大敵當前,再不驚他都驚啊。

“軍隊都是幹什麼吃的?連小小的諸侯國都能騎到我大梁的頭上,這豈還有天理?陳將軍現在何處,朕的護國將軍為何也擋不住他們嗎?“

“啟稟陛下,護國將軍現在被眾諸侯國圍攻,分身不得。”丞相如實的回答。

“依朕看咱們亡國得了。”梁皇苦著臉。

“陛下,咱們亡國去哪啊?”丞相在一旁問到。

“諸侯國不來打咱們了嗎,咱們隨便找一家不就行了,老魏啊,你怎麼這麼糊塗啊?”

“陛下,那叫搬家,不叫亡國,估計那些過不能同意。”丞相鄭重的對梁皇說,王公公一聽,差點笑出來。天底下還有這樣的皇帝,真是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啊。

"依臣之見,陛下還是先躲躲吧,臣有一親戚在幽州,乃是一方的首富,財富在我大梁國排行第十,此人姓吳,名曰玉龍。

"也好,先祖起兵於幽州,朕在幽州正有一處行宮,就去幽州。“梁皇說話倒是幹脆,無非是上嘴唇打下嘴唇的事,但這部打亂了。梁皇的動作甚快,還未到次日清晨就已經離開了大量的都城,隻帶了成堆的財寶和幾位妃子,這其中自然有陳皇後。眾諸侯很快攻入了都城之中,但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陛下,那梁皇帶著大隊人馬向北去了,探馬將消息報告給鄭王。“鄭王即刻聯絡多國的軍隊向梁皇逃竄的路線包抄,追了兩天之後終於追到了梁皇,幾位妃子都被諸侯聯軍所殺,所帶的財寶也被聯軍搶了去,梁皇在軍隊的護送下,帶著皇後終於逃出了包圍,然而脫險之後僅剩了不到二百人左右。

王公公在去幽州的路上還沒來急飛鴿傳書,就被趕來的一夥聯軍亂刀剁成了肉泥。陳皇後心中痛急,本想出手救助,但卻被身邊的護衛拉了回去。王公公見嬋瑩要幫自己,不由得大喊:”小姐,快走,我對不起小王爺,沒能將小姐保護好,就算大哥求你,快走。“情急之下,王公公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竟將真相說了出來,然而梁皇隻顧逃命,也沒聽到,嬋瑩被護衛強行的拽出了包圍,一齊向幽州方向逃竄。

梁皇逃到幽州行宮,在魏丞相的安排下安頓來,梁皇雖逃到了幽州,但名義上大梁還沒有亡國,玉璽還在梁皇的手中,雖然國都被占但隻要梁皇還在,就可重新組建臨時的逃亡朝廷,然而這一切都是丞相一手安排的,縱然魏丞相曾對梁皇盡職盡忠,但梁皇儼然已經是扶不起的阿鬥。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既然扶不起,不如取而代之,也可成就霸業。梁皇在手,就可挾天子以令諸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古人就是如此,認為農業乃萬業之本,農民居多,有文化的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什麼讀書人自古以來就受人重視的原因。梁皇雖逃至幽州,但在普通人的眼裏他還是皇帝,這就是魏拯利用梁皇的原因。

莊王的知梁都淪陷之後,便開始了行動,大軍蜂擁而至,各諸侯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絲毫未感覺到危險正一步步的降臨在他們的頭上。就在眾人準備重新瓜分天下之時,大齊的軍隊已經悄然而至,將梁都長安團團圍住,城內之人已經成了翁中之鱉,隻得伸出脖子讓莊王隨意的斬殺。

莊王奪得大梁江山,卻沒有了嬋瑩的消息,就在莊王登基,自稱大陳天子之時,帝號曰“文”。魏拯見大勢已去就沒敢再有所造次,俗話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自然不會惹文帝這個黴頭。

且說這梁皇落到幽州之後,寄人籬下,縱然吳家年年供養,但終究不如以前自由,嬋瑩見無路可走,隻好跟了梁皇,幾年之後兩人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林菲兒,不久梁皇就死了這都是後話。

文帝自從失去了嬋瑩的消息便四下派人查探,然而多年以來仍是杳無音信,也便放棄了,然而這時又一個離奇人物的出現了。

聲明,嚴重聲明:諸位起點的兄弟們,大家好啊。(其實不問我估計大家一樣會很好)廢話不多說,小凡是第一次在起點寫書,這是開天辟地頭一回,我估計盤古都猜不到我會寫書,昨,昨晚上我夢到了上帝,說我在顛覆曆史空間……不好意思,又說廢話了。我們書歸正傳,說起來小凡寫書也是一時衝動,醞釀了好幾年了,隻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故事,希望啊,我是說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好讓小凡將這個故演繹的更加完美。我相信看書的您,一定不希望您所看的書入不得讀者的法眼,多捧啊,多捧一下我們這些還在入門徘徊的……的,的寫手。小凡在這裏謝謝各位了,同喜同喜啊。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可能在未來幾天之後,可能會有間斷,希望諸位仁兄諒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