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承天十六年八、九個月的時光中,歐洲大陸發生了很多的事兒。
除掉法國愈演愈烈的大革命外,就是瑞典與俄羅斯的再度大戰。
親自來到前線指揮部隊的古斯塔夫三世雖然遭遇了芬蘭貴族官員發動的叛亂,以及芬蘭士兵的不聽指揮等事情——當時的芬蘭大部地區屬於瑞典,俄羅斯占據了一小部分,丹麥為了聲援盟友俄羅斯,也向瑞典宣戰,但瑞丹戰爭在不列顛和普魯士的調解下終結了。
古斯塔夫最終在西曆1790年5月9日的斯溫斯克鬆德戰役擊敗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取得瑞典海軍史上最大的勝利。俄羅斯在這戰中失去7000個士兵和三分之一艦隊【五十三艘大小戰船】。
當帶來駐歐辦的最新情報的船隻抵到南京的時候,駐歐辦還隻知道瑞典和俄羅斯在進行和平磋商,兩者很有可能在下半年簽署和平停戰協議。
當初俄軍大反攻,在第一次斯文斯克鬆德海戰中重創瑞典艦隊的時候,葉卡捷琳娜曾經說瑞典國王必須“證明自己的悔意”,無條件赦免所有的芬蘭叛臣,並同意在國會保證下恪守和平,她才會“饒恕”他這場“惡心的侵略”;但眼下顯而易見,瑞典不需要如此這樣的求和了。相反,處境越發艱難的俄羅斯還需要反過來央求瑞典盡早的結束戰爭。
這個消息讓陳鳴很生氣。這個古斯塔夫三世就是個棒槌!
虧得他這些年對瑞典一直優待有加,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他竟然這麼做。
駐歐辦雖然不清楚瑞典與俄羅斯之前的停戰協議會在什麼時候的簽署,但他們能夠肯定的是,瑞典自身就有簽署停戰協議的想法。古斯塔夫三世這個家夥,腦子裏不知道怎麼就搭錯了一根弦,比約翰牛還照的就準備籌組反法革命聯盟了。
這家夥要是現在就站在陳鳴的跟前,他會立刻命人將之拖下去打上一百大板,讓他的頭腦好好地清醒清醒。
而除了歐洲的變故外,那就是國內的事情了——六個藩王在今年離京就國。
他們所攜帶的人口、物質,所引帶起的這股海運大潮,將會一直持續到承天十八年。
十六、十七、十八,掐頭去尾,算是兩個完整的年頭,這樣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運送過去。此潮流必然會引發北美新一輪的移民潮,同時也會引發沿海的各大造船廠新一輪的造船高峰。
最後就是對俄戰爭了。
如今兩邊的戰線就僵持在了烏拉爾河到烏拉爾山東側一線。
魯緬采夫在那次倒下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整個東線俄軍一敗塗地,不僅是在西西伯利亞,連烏拉爾河流域,他們也近乎崩潰。
在整個烏拉爾河,他們隻有古裏耶夫和奧倫堡兩座要塞還能堅持著。而之前俄國人為了防備準噶爾騎兵,特意修築的俄羅斯版長城——奧倫堡防線要塞,(今哈薩克共和國的北邊國界幾乎與此重疊),綿延過千公裏。此刻也被國防軍的騎兵部隊和哈薩克、蒙古騎兵給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
可以說,俄軍隻在南線的對奧斯曼戰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和優勢,在東西兩線全都遭受了沉重打擊。這個時候正是反俄聯盟趁勝追擊奪取最終勝利的好時候,古斯塔夫這個大笨蛋。
陳鳴想起來就恨得他牙根癢癢啊。
現在奧斯曼帝國已經正式向中國發出了求援,希望中國能夠派出一支部隊進入到裏海西岸,分減他們的壓力。
那位置最好就在阿斯塔拉罕的南部,阿塞拜疆的北部。
可以說,經過的兩年的奮戰,奧斯曼帝國還是在戰場上落入了下風。一個俄羅斯就很強大了,再加上一個奧地利,奧斯曼帝國落入下風的局勢並不出乎陳漢的預料。
出乎陳鳴預料的是,奧斯曼人竟然邀請國防軍進入裏海的西海岸。
如今的陳皇帝有著那麼多的大事要操心,對比起來,小小的安南南部算的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