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哥,你就負責將這些野雞的羽毛內髒處理幹淨吧。”辛越看著這幾隻野雞,想著究竟要怎樣利用現有的材料做出那道辛越口饞了許久,卻沒有機會吃到的美味,“奉孝,你在周圍摘一些寬大的樹葉來。”
許褚帶人提著殺好的野雞就向北邊的一條小山溝過去了,那裏有一條小山泉,泉水甘甜,正好可以清理這些被宰殺的野雞。
而郭嘉,則去摘樹葉。這一片的樹木都是溫帶落葉闊葉林,所以不需要跑遠,隻在附近就可以完成任務。郭嘉在一棵棵樹下抬著頭看來看去,隻有找到這棵樹上幾乎是最大的,才將之摘下來。
而辛越,則似乎在林間尋找著什麼?
不一會兒,隻見辛越手中拿著一簇似蔥非蔥的東西,上麵長得跟蔥一模一樣,隻是底部卻是像大蒜頭一樣,胖胖的。
“辛越大哥,你拿著的是什麼啊?”郭嘉看著辛越拿著的東西有些不明白。
“這是小蒜!”辛越揚了揚手中的一把小蒜,然後繼續說道:“這可是好東西,可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欲。對體弱者而言,薤白可潤中補虛,使人耐寒。另外,經常食用有利於強健筋骨呢。”
郭嘉一聽這林中竟然有這麼好的東西,於是高興的也要和辛越一起摘小蒜。辛越卻製止道:“不用了,這點已經夠了,這小蒜我是打算拿來調味用的,放多了也就味道過重,反倒不好了。”
“哦,這樣啊。”郭嘉有些氣餒,但隨即想到什麼,立馬又滿臉笑容的向辛越問道:“那這山林中還有沒有其他的調料啊?”
辛越看得出來郭嘉是想到既然能找到小蒜這種調味料,也許會有其他的呢。
辛越無奈的搖了搖頭,“能遇見這個已經不錯了,不過你放心,我們還帶著一些鹽,胡椒,生薑等調料,待會兒保證給你做出一份香噴噴的美食。”
本來臉色又沉下去的郭嘉一聽到將有美食,立馬又滿臉放光,好似已經想到了自己過會兒大快朵頤的場景。
“辛越大哥,你究竟是要做什麼啊?”郭嘉將手中的樹葉交到辛越手上,但是對做菜竟然要用到樹葉這讓郭嘉有些不明白。
“我做的這道美食啊,叫做‘叫化雞’。”
“不會吧,怎麼會取這樣的一個名字?”郭嘉有些難以置信。
漢代的飲食文化已經相當發展了,不僅傳承了春秋的南北風味,又有秦朝已經逐漸成型的魯菜、蘇菜、粵菜、川菜四大地方菜係,再加上由於西漢出使西域引進西域乳酪、胡餅、羌煮貊炙、胡燒肉、胡羹、羊盤腸雌解法等菜肴以及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荽,葡萄、扁桃、西瓜、安石榴等,調味品有胡椒、沙糖等這些蔬菜水果和調料,使得漢代的飲食文化已經是先當豐富。
但是雖然漢代的飲食文化已經非常豐富,但是在菜名上卻還是承襲先秦格式,比如牛白羹、犬肝炙、鹿脯之類,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究竟是用了什麼材料做的美食,而不會出現像後世鳳凰台上鳳凰遊――五香烤雞這樣的命名,所以郭嘉一聽辛越要做什麼“叫花雞”,就感覺怎麼那麼奇怪,難道這蔡中還有一味叫“叫花”的東西?
看見郭嘉迷惑的樣子,辛越就知道必然是由於“叫花雞”這個名字讓郭嘉疑惑。
於是辛越向郭嘉解釋到:“說起這‘叫花雞’的來曆還是有典故的,相傳,先秦末年,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一個叫花子偷了一隻雞,卻不知如何食用,遂用荷葉裹雞,外層用泥巴糊嚴,置火上慢慢烤熟,食用甘美異常,故因此得名。”
當然在辛越的故事中,時間就由明末清初變成了先秦。
郭嘉這也才明白“叫花”二字原來說的是叫花子的意思,不由得感歎:“沒想到叫花子也能發明如此做法。”
一會兒之後,許褚就將四隻野雞洗得幹幹淨淨的帶了回來。
“辛越兄弟,你看這樣可以了吧?”
辛越一看,羽毛內髒都去除得很幹淨,沒想到許褚看起來五大三粗,做起這些細致活來也不含糊,於是說到:“非常好。”
許褚一聽立馬露出了笑容,雖然以兄弟相論,但是大家都以辛越為主心骨,能得到辛越的誇讚還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的。
開心之餘許褚突然又想到什麼。有些疑惑的問到:“辛越兄弟,剛才你叫還叫我用袋子裝一袋河泥來是打算做什麼啊?”
“嘿嘿,馬上你就明白了,對了,怎麼沒有看見(河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