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重要”熱合曼(1 / 1)

李鵬海

熱合曼有很多朋友。他把所有不同民族的人都當成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他將自己一顆滾燙的愛心捧出來,奉獻給大家。

這位胖乎乎、矮墩墩、一年四季笑容滿麵的年輕小夥子就是大家喜愛的熱合曼尕依提,一位土生土長的沙雅人。他受父親翻譯職業的感染,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思想裏沒有民族與血緣的差異意識,隻有兄弟、姐妹的親情,為此,他的許多朋友中漢族朋友尤其多。

他的鐵杆朋友楊仁亮是四川廣安人,13年前隻身來到沙雅。楊仁亮雖有一身好木匠手藝,卻找不到活幹,正當他山窮水盡的時候,遇到熱合曼尕依提。熱合曼人緣好,先幫他在縣一中門前租了房子,又借錢給他墊本,使他安定下來,又給他介紹客戶招攬生意,使他有了生計。如今,楊仁亮和熱合曼成了知心的朋友,不同民族的弟兄。楊仁亮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那時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不懂維吾爾族話,真是一籌莫展。現在,我一家人能在沙雅安居,有了經營的資本,這一切都虧了熱合曼兄弟的幫助,我真正從心眼裏感謝他。”熱合曼深深地知道:人在困難的時候你拉他一把,他會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老楊哥現在能有這30餘萬的資本,是他勤勞能幹,對人誠實,講信用,取得了顧客們的好評,才生意紅火、財源大開。我隻是盡了一點微小的力量。”

1997年3月,崔保才因車禍住進了醫院。他將一年多辛苦攢下的5000元全部交了住院費,還不到10天就用完了,醫院通知他不交錢就馬上停藥,崔保才倆口子焦急萬分。他妻子的哭聲,使熱合曼聽著淚下,就借錢給他,交了藥費才維持繼續治療。崔保才說:“那真是水荒怕大雨,旱天怕太陽。我才從口裏來,沒掙下幾個錢又全交了藥費。那時我躺在病床上動不了,老婆又不認識幾個人,向誰借去?就在這哭天無路的危難時刻,才認識不到一年的熱合曼兄弟,二話沒說就借給我500元,又到醫院來安慰我。說你隻管放下心來安心治病,花多少錢咱借,等病好了慢慢還。才使我度過了難關。”

2002年的春天,熱合曼下班回家,有一位甘肅口音的漢族中年人向他訴苦說,“我來這裏打工還沒找到活幹,錢也用完了……”熱合曼不等他話說完,就把他拉到自己家裏,端水送飯,騰出來自己家的一間閑房子讓他先住下。那個熱情勁真叫別人以為是熱合曼的親戚。這個叫張新勇的人後來掙了點錢要給熱合曼房租,他一聽破天荒地生氣了:“我的房子是借給你不是租給你的,你要給房租的話就馬上搬出去。”最後又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你離家在外,用錢的地方多著呢,留下攢著寄回家吧!”

他樂於幫人,不計得失,不求回報,將一顆真誠的愛心獻給一切需要幫助的人,是無法談完說清的。近年來漢族同誌來沙雅縣打工的很多,有些無親無靠的,盲目行動的,一時陷入困難,不論是他看到還是聽到,都主動地捐一點錢給他們救一救眼前急,找幾件衣服給他們禦一禦寒,或者幫忙給他找點活幹。俗話說“仨錢難倒英雄漢”,雖然他也拿不出很多,可是“錢不多救饑荒,話不多暖心腸”。這是他的一片赤誠愛心。他用一腔愛心換取了街頭巷尾的男女老少交口稱讚,用這顆愛心在構建和諧社會。

也有人說:“這個傻冒,淨幹這種虧本的事”,但他總樂嗬嗬地說:“錢不重要,人重要。”現在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人重要”。

2003年11月6日下午,熱合曼從塔裏木河南出差返回,下了公交車,腳剛挨地,見腳底下有一張紙。拾起來湊到亮處一看,竟是一張縣建設銀行的7000元現金支票,支票上也沒有姓名。7000元對一個月工資幾百元的他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要取走這錢也不難,隻要胡亂填上一個姓名就拿到了,但他不。他還是那句老話“錢不重要,人重要”。第二天一上班,他請假就向銀行跑。相繼兩天後終於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了那位丟錢的盧盈北。盧盈北感謝這位拾金不昧的好心人,掏出身上的300塊錢非要塞給熱合曼作謝。別人見了說:“老盧!你知道他是誰嗎?”盧盈北聳了聳肩膀表示不認識,那人告訴他:“他就是‘錢不重要,人重要’的小胖子熱合曼。我勸你還是把錢收回去,交個朋友吧。”

熱合曼有很多朋友。漢族朋友叫他“胖子”,維吾爾族朋友叫他“錢不重要,人重要。”有人說他漢族朋友多,是因為他漢語講得好,思想容易溝通,情感容易交流。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把所有不同民族的人都當成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他將自己一顆滾燙的愛心捧出來,奉獻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