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心理障礙由於慢性病纏身,長期臥床,給家庭成員帶來不少麻煩,老年人常易出現焦慮、內疚、自責的心理,甚至消極悲觀、自暴自棄,可出現絕望厭世心理。有時表現為抑鬱少言,有時表現為暴躁、怒氣衝衝,遇到一些瑣碎小事就大發雷霆。對於這種心理變化,家屬應給予諒解,要熱情關心,耐心引導,幫助病人樹立戰勝頑疾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二、老年人家庭護理的服務形式
(一)家庭病床護理
家庭病床護理就是社區護理人員根據診療護理計劃定期上門為住在家的病人提供連續性、綜合性的專業健康照護服務,是目前社區服務中心普遍開展的家庭護理服務形式。
1.家庭病床護理服務的內容
(1)為病人提供護理知識和技術谘詢指導。
(2)針對不同病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和實施治療方案,對病人家屬進行護理操作技術培訓,使之協助做好護理工作。
(3)注重病人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
2.家庭病床的要求家庭病床要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每日要定時打掃、整理,使病室有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要定時打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冬季也應每日通風3次,每次10~15分鍾。病房內要嚴禁吸煙。病室最好不要緊挨廚房,如鄰近廚房最好能設法隔離,並安裝脫油排氣機,以免廚房空氣汙染影響病室。對心肺疾病病人,有條件的最好在病室內安置陰離子(負離子)發生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振奮精神,有利於病體康複。
(二)臨時出診家庭護理
臨時出診家庭護理是社區護理人員應病人需求提供的臨時而急需的上門護理服務。
三、老年人家庭護理的注意事項
(一)護理在家庭中處於不同地位的老年人
1.處於支配地位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較受子女的尊重,患病後常能得到及時、周到的照顧。但這類老年人可能較固執,易與家屬產生矛盾,在護理中要注意調整老年人的心態,幫助他意識到患病的事實,進而服從醫務人員的醫療和護理,滿足於家屬的照顧。
2.處於被支配地位的老年人這類老年人往往缺乏自信心,較自卑,患病後家屬不一定能及時送治。護理人員要注意督促老年人及家屬及時治療,按時用藥。並注意加強營養和個人衛生。
3.被忽視或受虐的老年人有些老年人可能會被家屬忽視、歧視,甚至虐待。在家庭護理評估時,如果發現忽視老年人的情況,護理人員應與家屬聯係,告知老年人患病情況及說明家屬照顧老年人的重要性,從正麵給予教育和引導。對有歧視甚至虐待老年人的情況,護理人員應與所在社區有關部門聯係,為老年人爭取合法權益,通過批評教育和幫助引導家屬,使家人能改變對老年人的態度,讓老年人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安度晚年。
(二)護理生活在不同家庭類型的老年人
1.獨居老年人是指離婚、鰥寡的老年人、分居或未婚的老年人獨自居住。對獨居老年人,護理人員應注意全麵評估家庭環境,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病老年人,應與其子女、親屬或社區有關部門聯係,落實生活照顧的措施。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年人,要讓老年人掌握緊急呼救的方法,如打電話,報警器、呼叫機的使用等。
2.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離家工作或成家僅有老年夫婦一起生活的家庭。對空巢家庭,護理人員應指導老年人掌握正確的家庭護理方法,告知老年人要注意保存自己的體力,適當休息和攝取營養。鼓勵老年人相互照顧,同時多與子女聯係,獲得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3.重組家庭是指一方或雙方離婚或鰥寡老年人重新組合,與前次婚姻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這類家庭可能矛盾較多,護理人員應重點鼓勵老年人相互照顧,引導子女孝敬和照顧老年人,盡量不要卷入家庭矛盾。
4.聯合家庭是指至少2對或2對以上同代或不同代的夫婦及其未婚或已婚的子女組成的家庭。在這種家庭中,老年人較容易得到生活上的照顧及情感上的支持。護理人員要充分運用家庭內的資源,與家人一起製訂家庭護理計劃,指導其家人為老年人安排舒適、安靜的休養環境,配合護理人員做好家庭護理。